澳大利亚大火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澳大利亚大火为何烧几个月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27 05:51:39

澳大利亚大火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澳大利亚大火为何烧几个月(1)

大火在澳洲的土地上已经肆虐了足足四个月,过火面积差不多是91个纽约。大火已经造成至少27人死亡,5亿动物葬身火海。这些天,我们没少在微博和朋友圈看到眼神惊恐的考拉。呆萌的考拉会不会知道,大火已经夺走了它们两万多小伙伴的生命?

南半球还是夏天,我们在北京的寒夜里大雪纷飞,澳大利亚这会儿艳阳高照。澳洲夏季干燥,丛林着火几乎是常规事件。很长时间内,澳大利亚总理似乎把这场大火也看成了常规事件。去年12月份,火还在狂烧,总理莫里森却优哉游哉带着全家去了夏威夷度假。

澳大利亚民众自然反弹得厉害。毕竟,这场山火不寻常。往年澳大利亚的“火季”要到一月底才达到高峰,但现在才一月头上,火就已经烧了四个月。9月份火势刚开始蔓延的时候,就已经露出了异常的苗头:昆士兰州历史悠久的度假胜地宾纳布拉旅馆被烧毁。这座旅馆身处郁郁葱葱的山区,周围通常阴凉潮湿,这样的火灾让科学家倍感惊讶。更别提,这次大火的伤亡损失空前惨重。

在汹涌的民意下,莫里森总算回过神来积极救灾、补偿消防志愿者,可嘴上仍旧保持着“骄傲和倔强”,对各路指责非常不屑,尤其不认同对事件的“过度分析”。

所谓“过度分析”,指的是气候变化导致火灾、或者至少加重其肆虐的判断。莫里森回怼,“现在不是谈论气候变化的时候”。

但很快,世界气象组织就出来“打脸”,“气候变化毫无疑问是澳大利亚火灾的影响因素之一”。请在“毫无疑问”四个字下面加着重号。

2019年,澳大利亚热出了天际,也干燥出了天际,12月份最高温度接近49摄氏度。《时代周刊》一篇网络报道里写道,2019年澳大利亚一份政府报告得出结论,气候变化已经造成了接下来数十年里、丛林火灾的风险增加。科学家还频频提到印度洋上一种类似厄尔尼诺的现象“偶极”(Indian Ocean dipole),澳大利亚往年的最严重的那些火灾,都有它在背后兴风作浪。这种现象活跃与否,取决于大洋东西两端的温差。很不幸,2019年的“偶极”,强度自1870年以来排名第二。

莫里森总理在气候议题上是出了名的“不合作者”。他上台后,澳大利亚虽然没有撕破脸退出《巴黎协定》,对外仍承诺减排,但转身又推动国内煤炭与油气生产和出口。2019年8月,火灾前大概一个月的时候,在图瓦卢太平洋岛国论坛峰会上,莫里森对减排和控制煤炭开采的要求寸步不让。最后,其余的17国只好妥协。

太平洋上的那些小岛国,在国际关系中话语权微薄,但却不得不首当其冲承担全球变暖的代价。比如图瓦卢,自1993年以来,海平面每年上升五毫米。峰会上有岛国*说到动情处,忍不住流泪,这恐怕不是政治表演。

澳大利亚强硬如此,给出的理由却让人一时难以反驳,“减碳必须以不伤经济为前提”。莫里森2019年连任后不久,澳大利亚国内最大煤矿项目获批,而这类“就业神器”本身也是竞选法宝。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出口国,煤炭贸易是其经济核心力量。化石燃料工业部门是澳大利亚两个主要政党的大金主,政治影响力非凡。这么看来,火灾后莫里森的反应,倒更像是某种“政治表演”。总理的言论当然引起了尖锐的批评,“史无前例的危机面前,他的回应不是捍卫国家,而是捍卫化石燃料工业。”

作为战略家,克劳塞维茨活跃在19世纪。他不会想得到,一百多年以后,政治还可能“延续”到气候冷暖这样的议题上。

气候被称作“世界最大的公共产品”。澳大利亚大火的烟雾飘到新西兰,甚至跨越太平洋抵达南美洲。国家之间在气候问题上的相互依存度,可能高过其他任何议题。国际社会对气候变化的关切,真不是政治表演。但气候又是一个极度需要政治远见的领域,效应往往不在当下,甩锅却很方便。莫里森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就说,澳大利亚只占到全球碳排放的1.3%,即便澳大利亚更积极行动,火灾就不会发生了吗?

关乎人类命运的问题,本是超越主权的,却又不可避免地受到主权国家利益牵绊。人类长远的福祉,总要与短期现实迎头相撞。这是当今世界政治中,一个残酷的“真相”。(文章内容有删减)

(来源:团结湖参考微信公号)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