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藏器待时而动原文,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出自哪里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27 06:26:27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受人之辱,不动于色,察人之过,不扬于众,觉人之诈,不愤于言,水深不语,人稳不言。谋大事者,藏于心,行于事,明者见危于无形,智者见祸于未生。

一、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语出《周易·系辞》,意思是君子蕴藏着弘大的才器在身上,等待时机的来临。

原文:《易》曰: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获之,无不利。

子曰:隼者,禽也;弓矢者,器也;射之者,人也。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动而不括,是以出而有获,语成器而动者也。

译文:《易经》解卦上六的爻辞说:“王公出猎,登在高墙上瞄射鹰隼,一箭命中,象征着无往不利。”孔子说:“隼是鹰鸟,弓矢是打猎的利器,能执弓而射中禽兽的是人。君子蕴藏着弘大的才器在身上,等待时机的来临,而有所动,还有什么不利的呢?君子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同理,有所行动时,决无闭结与障碍,精准无比,出外必有收获。这就是平常已经蕴蓄结成了弘大的才器,然后再有所行动,是以出而有获,无事不成。”

君子藏器待时而动原文,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出自哪里(1)

君子藏器待时而动原文,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出自哪里(2)

二、受人之辱,不动于色,察人之过,不扬于众,觉人之诈,不愤于言。

出自《易经》八律之言,道尽为人处世之态度,学之、懂之令人受益匪浅:

1.受人之侮,不动于色(若是被他人欺负了,要学会不动声色,不将愤怒不悦的情绪显示在脸上。自己没有足够的实力,便要忍辱负重,变压力为动力,强大自我,等待绝地反击之机会。)

2.觉人之诈,不愤于言(若是知晓他人的狡诈,不必说破,心里明白即可。没必要图一时口舌之快,将小人之奸诈所道破 ,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有时候,难得糊涂也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境界 。)

3.施人之会惠,不记于心 (既然愿意帮助别人,给人恩惠,那么就没必要将这份所施的恩情挂怀于心,施恩不图报是为人处世的美德。 )

4.察人之过,不扬与他(如果察觉到别人的错误缺点,不要当着面直接了当的揭破 ,也不能在背后指三道四 ,背后揭短是小人的举动。)

5.受人之鱼,而学之渔(当我们接受别人所赠送的“鱼”时,不能光顾着高兴 ,更重要的是去学习 他捕鱼的方法 ,也就是说在获取东西的同时 要掌握获取的方法和技巧 。)

6.受人之恩, 铭记于心 (在得到他人的帮助后, 我们要常怀感恩之情, 将这份恩情铭记于心 。过河拆桥, 卸磨*驴是可耻的,千万 要不得。 )

7.识人之才, 授之于权(如果认识一个人有才能,就要相信他 ,放心的让他去做他可以做的事 ,让他拥有使用才能的权利 。懂得知人善用的人,会走的更远, 走的更高。 )

8.善于谋人,有容乃大 (善于谋事的人,不会在一件事上斤斤计较 ,不然,格局太小 ,真正大格局的人 ,在和对方竞争时 ,并不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 ,目光看得更长远 。 )

君子藏器待时而动原文,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出自哪里(3)

三、水深不语,人稳不言

水深不语,人稳不言是俗语,字面意思是:水不管有多深,但它从不言明,让人们去猜测它的深度;做事沉着稳重的人,也从来不会夸夸其谈,到处说自己有多厉害。这句话体现了为人处事的一种方法和态度:要少说多听、少言多做。不断沉淀自己的心,静观事态变迁,与人相处,更要讲究方式方法。

君子藏器待时而动原文,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出自哪里(4)

四、谋大事者,藏于心,行于事

应是源自唐代李笠《太白阴经·沈谋篇》: 谋藏于心,事见于迹。心与迹同者败,心与迹异者胜。意谓计谋藏于心中,行动表现在外边。心里想的和表现的一致,就失败;心里想的和表现的相反,就胜利。

君子藏器待时而动原文,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出自哪里(5)

五、明者见危于无形,智者见祸于未生

出自 《三国志·魏书二十八·钟会传》,意思是明智的人在危险还没形成时就能预见到,智慧的人在灾祸还未发生时就会有所觉察。

《移蜀将吏士民檄》是公元263年钟会伐蜀,与姜维相持剑阁时,所作的檄文。号召蜀国各级官员士人百姓看清天下大势,顺应统一的潮流,早日归降曹魏政权。其中说到: 明者见危于无形,智者见祸于未萌。

君子藏器待时而动原文,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出自哪里(6)

类似的还有“明者远见于未萌,智者避危于无形”出自西汉司马相如《谏猎书》。意思是——明智的人在(事情)没有发生之前早早预见,聪明的人在无形中就能避开灾祸。祸害的原因大多隐藏在隐秘微小的地方,并且在人们所忽视的地方发生。

在《汉书·司马相如传》中记载:汉武帝迷恋狩猎,达到如痴如狂的程度。他已不满足于带领武士合围捕猎,而是手持戈矛,亲身和野兽搏斗,猎*熊豕,以表现自己的勇武。司马相如曾多次陪同汉武帝狩猎,对其危险性十分了解。于是写了《谏猎书》,上书劝谏,并告诫说:“明者远见于未萌,而智者避危于无形。”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