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南昌起义的具体经过,八一南昌起义的原因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27 10:29:58

卷首语

1927年8月1日,南昌城头一声枪响,拉开了我们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大幕。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是中国革命史上一个伟大事件,也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

一份珍贵的革命历史财富

“我们的党,无论何时要有精密的组织,威严的权力,才能领导一切,而于暴动时尤然。”

“党的纪律亦其松懈,统为不明,权力不聚,责任不专,已失掉了领导暴动的重心”。是起义军失败的根本原因。

史料表明,南昌起义军撤离南昌,对旧军队未加以政治整顿,军纪作风整理,就匆匆踏上南征之路。

起义后,部队尽管建立了师、团党支部,连队建立了党小组,但组织并不完善,党组织覆盖面也太小,政治工作制度也极不完备,造成行军中,第10师师长蔡廷锴脱逃,第20军参谋长陈裕兴叛逃,给起义军造成极大损失。

八一南昌起义的具体经过,八一南昌起义的原因(1)

蔡廷锴(图片来自网络)

当时,“军心大为动摇,逃走极多,仅行军3日,实力损失已在三分之一以上。遗弃子弹将近半数,破击炮完全丢尽,大枪弄丢了几尊,逃跑及病死的将士士兵将近四千。”(李立三语)

应该说,南昌起义初期,在军队初步建立了党的基本制度和原则,这是南昌起义一伟大创举,具有划时代意义,但党的领导的薄弱,也是起义军主力最终失败的根本原因。

朱德、陈毅正是吸收这一教训,在部队极其混乱和困难之际,利用时机,开展“赣南三整”,使起义军重获新生。

八一南昌起义的具体经过,八一南昌起义的原因(2)

“赣南三整”中“上堡整训”旧址(图片来自网络)

“朱德同志从一开始就注重思想建军、政治建军,他领导南昌起义余部进行‘赣南三整’,在部队建立党支部,实现党对军队的全面领导。”

这是对南昌起义深刻的总结。

刘伯承在报告中对加强党对军队领导的初步总结,透视了这位伟大军事家的政治智慧和远见,刘伯承关心对加强军队领导的总结,至今仍不乏有指导意义。

报告对人民军队建设诸多方面问题,作出深刻反省。

首先对战役战斗作战指挥方面不足,作出了分析。

在瑞金,两战皆胜,均是歼敌一部,自损不小,仗打胜了,敌人却跑了,深感“军事人才之缺乏”。

刘伯承报告中指出:

壬田作战,由于叶挺部队未能依定时完全到齐,造成击溃战,“敌人未被歼灭”;对会昌战,“剩得三千人,向南逃窜”,因“贺龙所任攻击的一方面,未照预定计划由瑞金派出兵力,”未对敌形成包围之势,而造成后果。

八一南昌起义的具体经过,八一南昌起义的原因(3)

起义军南进途中,连续克敌制胜。敌军调集重兵在壬田、会昌一线进行堵击,起义军以少胜多,击溃敌军。图为瑞金县壬田的战斗地点。《八一南昌起义》画册,江西人民出版社1977年(图片来源:中国青年网)

两战皆捷,却都造成自己不小伤亡,而敌人却“不能歼灭”,这是不会打歼灭之痛。

他分析说:

“暴动时已感觉军事人才之缺乏,这次战争伤亡更感觉缺乏万分了。”“我们的党,平日少有准备阶段的武装,党员军事人才非常缺乏”的问题,是造成战役战斗指挥失误,敌人没有全歼,而自己伤亡不少的根本原因,这是不懂歼灭战造成的恶果。

对军事指挥,缺乏严密纪律性,报告也做了深刻检查,他说:

“作战指挥是要统一,命令是要厉行”,“这次暴动,军事上进行,事实上,可以说谁也不能指挥谁,完全是友谊的协商进行。”刘伯承指出,没有纪律的部队,“如何能说作战”?指出了加强纪律建设的重要性。

对于战役战术指挥上的错误,在肖克主编《南昌起义》一书,有更明确的总结,书中写道:

八一南昌起义的具体经过,八一南昌起义的原因(4)

首页 12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