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任洛阳官员、文笔出众的张华看到《三都赋》之后,认为该文及其有文采,且内容精练、博古通今。
作为西汉名臣张良的后人,他也十分乐意提拔晚辈,于是表示:此文十分出众,可同《两都赋》、《二京赋》齐名,只不过作者尚且没有太大的名声,所以并未为人所熟知。
此话一出,人们争相开始购买《三都赋》来读,一时间洛阳城的纸张都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
这就是理解他人、恰当表达以及与人为善的重要性,有时正是一句简简单单的话,可能你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就能够达到一个很好的状态,就是因为对方发现你看到了其身上的优点。
2.对所有人都高看一眼,不忽视任何人
人们的社会交往一般是建立在社会身份之上的,社会身份就好比外在的一种标志和象征,会在人们产生实质上的交往之前就对人们的情绪产生一定的引导。
比如说划分不同人群社会地位的一些标志:所拥有的资本多少、所处的地位高低或者是在社会当中的声望,都会导致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差别。
所以对于某些自认为社会地位比较高、拥有更多象征资本的人而言,当他们与那些比较平凡的人,或者是在其眼中“不如自己”的人们进行交往时,那么早早地就会在内心当中进行一种预设:我比他强,他应该崇敬/仰慕我。
当然这种行为是不值得肯定的,社会交往的前提就是平等和相互尊重,只有这样双方才能够达到尽可能的亲密相处。
比如著名的成语“礼贤下士”便蕴含了一种这样的思想:不因为自己所具有的地位等特征而对他人进行贬低,而是品等相待,甚至是对那些地位比自己低得多的人,都十分尊重。
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你并不知道你今天瞧不起的人,日后会不会成为你高攀不起的人,甚至是你的顶头上司。
3.让自己尽量完美,成为对他人有帮助的人
尽管当下的社会当中,“躺平”的生活方式十分流行,但是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假如不分场合的进行“躺平”,其实也就意味着对于外界的事物漠不关心,这是不好的行为。
对于那些喜欢通过送礼等手段拉近与别人关系,甚至是不惜“巴结”别人,以达到自己目的的人而言,不管你这样的能力有多强,如果你自己身上没有任何有价值的特点,不能得到来自外界的认可,那么你的这些“巴结”最终也只是徒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