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姓金的名人,中国历史姓金的名人有多少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28 10:44:55

历史上的姓金的名人,中国历史姓金的名人有多少(1)

(金熙宗 完颜亶)

皇统九年,公元1149年。

金王朝的第三位皇帝金熙宗完颜亶突然发现朝堂之上有了一丝不易觉察到的异常。

什么异常呢?

皇帝发现,自己的皇室亲贵,堂弟完颜亮突然有点飘了。

这位堂弟在仕途上一直顺风顺水,皇统八年六月拜平章政事、十一月拜右丞相。到皇统九年正月,又兼任都元帅,领太保衔。

做丞相的主要工作,下则统领文武百官,上则帮助皇帝决策国家大事,而任都元帅,则是掌握了京畿各营精锐兵力的指挥权。

如此说来,完颜亮同志可以说是把金朝的军政大权全都握在了手里。

如果只是一个手握重权的臣子,倒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因为在封建帝制时代,无论是皇亲国戚,还是朝廷大员,本质上都是给皇帝打工的。

既然是打工的,皇帝就有权力随时开除或者辞退他们。

并且,给皇帝打工,并不受《劳动法》保护,所以在朝廷之上,上一秒还是位高权重的勋贵,下一秒可能就被会废为庶人,发配边疆。

皇帝当然不想拿完颜亮开刀,再怎么说,也是自己的堂弟,皇帝顶多,只是对完颜亮同志有点忌惮。

但完颜亮很显然不是这么想的。

他认为,自己左手朝政大事,右手军国大权,已经是天下间数一数二的人物。

整天在朝廷里处理国家大事已经满足不了他那颗躁动不安的心,完颜亮表示,我想帮皇帝本人做点事儿。

历史上的姓金的名人,中国历史姓金的名人有多少(2)

(完颜亮 石刻)

怎么帮呢?

机会来了。

朝廷里有位学士,姓张名钧,张学士好风雅颂,又写得一手好字,时常帮皇帝起草诏书,平日里小心谨慎,甚得皇帝心意。

张学士素日里和完颜亮同志私交甚至,一次起草诏书,恰好让完颜亮同志给瞅见了。

完颜亮拿过诏书一看,原来是皇帝想要从民间募资,修缮全国各地的水利工程。

皇帝的想法很好,国库里存银不足,可以先让老百姓掏钱嘛,毕竟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也不失为一种良策。

但完颜亮却有不同的意见,他认为,本朝徭役赋税本就严重,国家修个水利工程,自己掏钱不就得了,何必要在民间搞募捐呢?

百姓们吃穿用度尚且青黄不接,再额外向他们收钱,实在不妥。

跟皇帝的意见不和,这很正常。

因为皇帝也并非贤良,皇帝也有犯错的时候。

皇帝之所以要找来一帮大臣们在朝堂上七嘴八舌的商议国事,当然也是希望大家可以群策群力,一起想办法。

有意见,有想法,你大可以上道折子,甚至如果你愿意,你可以直入宫闱,找皇帝本人一吐心中想法。

但完颜亮同志的脑回路却异常清奇,他认为,与其找皇帝交流看法,不如直接把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

那如何付诸实践呢?

很简单,修改诏书。

完颜亮让这位张学士大笔一挥,直接把诏书内容来了个翻天覆地的大修改。

有关皇帝制定的内容全部删除,自己的所谓真知灼见则全都添上。

诏书改是改了,但尾款落的还是皇帝本人的名字。

历史上的姓金的名人,中国历史姓金的名人有多少(3)

(张钧 形象)

诏书既成,张学士便不再耽搁,捧着诏书就到皇宫里找皇帝审阅。

皇帝把诏书拿过来一看,发现纸还是纸,字还是字,但上面的内容却和之前自己口述的截然不同了。

皇帝当即发问,这是咋回事儿,这是我记错了,还是你写错了。

张学士表示,您没记错,我也没写错,诏书的内容的确是改了,但却不是我改的,而是你的弟弟完颜亮让我改的。

我们不得不佩服张学士的勇气。

他实在是不该让完颜亮去修改这封诏书。

封建帝制时代,皇帝作为天下之主,向来是说一不二的存在,皇帝无论言行、命令、还是这种制式的诏书,一凡发布,就绝无再更改的可能。

谁能纠正皇帝?谁敢纠正皇帝?

纵然是军国重臣,皇亲国戚的完颜亮,擅自改动皇帝诏书的行为,也是一种天大的冒犯。

今天你替我修改诏书,明日你是不是还要替我做这个天下的帝王?

但奇怪的是,如此大事,皇帝听罢,只是一笑置之,不再理会。

但一切当然不会就此风平浪静,张学士跪在殿下,明明看见了皇帝那攥紧了的,已经露出青筋的拳头。

也就是从这一天开始,皇帝就像变了一个人一样。

以前,皇帝性情温和,锐意图治,对待黎民宽善仁和,对待大臣有礼有节,而现在,帝王整日耽于享乐,整日饮酒,只要喝醉,必然性情大变,借故*人。

皇帝*人很有讲究,不*公卿大臣,专*皇亲国戚。

皇弟完颜元、完颜查剌惨遭*害,就连皇后裴满氏也被皇帝处死。

历史上的姓金的名人,中国历史姓金的名人有多少(4)

首页 12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