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满氏皇后 形象)
大家都很慌,谁也不知道这样的厄运明天会不会落到自己头上。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但现在君不要臣死,君要亲戚死。
完颜亮慌了,作为皇帝的堂弟,一来他和皇帝的亲戚关系不能算太远,二来,他是手握大权的朝廷重臣,平时就嚣张跋扈惯了,很难不受到针对。
身边的皇室勋贵一个接一个地倒下,而这种等死的感觉,对完颜亮来说,想必不会很好。
在这种不安的情绪之下,完颜亮最终决定,铤而走险,玩票大的。
怎么玩票大的呢?
很简单,既然自己不想死于皇帝的屠刀之下,那么就只有一条路可以走,那就是:
干掉皇帝,自己当皇帝。
说干就干,完颜亮不仅是个理论派,更是个实干家。
他立刻联合了一帮平日里对皇帝不满的宗亲大臣,一鼓作气,夜袭皇宫,居然真的就把日日饮酒,夜间大醉的皇帝给*死了。
是的,弑君,就是这么简单。
我想近些年有些主流史学和小说家们把那些宫廷政变,弑君夺位描述得太过复杂了。
一场政变夺权的风暴,似乎往往要历经多年的卧薪尝胆和苦心经营,以及无数的计划编排,才能得以实现。
但其实,*掉皇帝的方式也许很简单,只需要手起刀落的一瞬间就够了。
又或者说,金熙宗完颜亶的命运其实早已注定,当他开始决定屠刀向内,残*亲族时,历史就已经为他写好了众叛亲离的结局。
历来皇帝驾崩,无论是正常死亡还是横死,必然举国震动,百官悲痛,万民嚎哭,但完颜亶一死,金朝上下却全都松了一口气。
可大臣们松气松得似乎有点早了。
因为靠*掉皇帝而接替皇位的完颜亮同志,似乎是个比熙宗完颜亶更加有过之而无不及的人。
(皇位)
完颜亮刚刚坐上带血的皇位,立刻开始发表自己的就职感言:
"吾有三志,国家大事,皆我所出,一也;帅师伐远,执其君长而问罪于前,二也;无论亲疏,尽得天下绝色而妻之,三也。"——《金史》
感言很长,但总结起来很简单,皇帝表示,我有三个理想,第一个理想是,我希望国家大事,能由我全权负责,别人谁也不能插手。
第二个理想是,率军远征,先灭西夏,再灭南宋,完成历代先祖们荡平四海,一统天下的夙愿。
实事求是地说,这前两个理想,问题不是很大。
不仅问题不是很大,而且是十分合情合理的理想。
作为皇帝,中央集权是他们最基本的标准,皇帝想要各种权力一手抓,这无可厚非。
而开疆拓土,建功立业,更是大部分优秀帝王们共同的特质。
皇帝的问题,出在他的第三个理想上。
什么理想呢?
天下美女,不管是民间女子,还是皇亲贵胄家的女眷,只要我喜欢,我必须全都得到。
是的,小孩子才做选择,成年人全都要。
并且,皇帝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步骤和顺序上出现了很大的偏差。
(金王朝)
按理说,作为皇帝,应该先加强皇权,稳定朝政(即理想一),然后再率六师出征,开拓疆土(即理想二),最后功成名就,将国家推上一个强大的盛世之后,再考虑扩充后宫的这些事儿(即理想三),但皇帝本末倒置,没等开始工作,就开始研究怎么享受。
民间女子倒是好说,皇帝抢来就抢来了,但皇室里的女眷,却着实有些麻烦。
一来这些女眷有些是自己的近亲,二来有些女眷已经嫁人,已为人妇,皇帝想要霸占,于情于理,实在是不太合适。
但皇帝不管那个,只要喜欢,必然抢来,若是不从,先把全家*光再说。
朋友们,人间两大恨,夺妻*父,完颜亮两样全占了。
我们实在不能理解这位皇位的行为。
明明曾经他也是那个在皇帝屠刀下的受害者,为什么摇身一变自己当了皇帝,又毅然决然地举起了屠刀呢?
看来权力真的可以彻底地改变一个人。
前车之鉴,后车之师,皇帝一样也没汲取。
论功绩,他可能都不如上一任皇帝熙宗完颜亶,但论残暴,他一个顶俩,当仁不让。
正德六年,公元1161年。
这一年,按干支纪年法来计算,是辛巳年。
隔海相望,日本第八十代天皇,高仓天皇出生,他是日本历史上有名的多情天皇,在日本民间,他和一众妃嫔们的爱情故事多有流传。
(孛儿帖 形象)
北方草原,一个叫做孛儿帖的蒙古族姑娘出生,在未来,她将嫁给一个举世闻名的男人,这个男人的名字叫做成吉思汗。
也就是在这一年,金朝皇帝完颜亮在远征南宋的途中被积怨已久的部众们扑*,时年四十岁。
不过这也在情理之中了。
生而残暴,必为残暴所累。
*人成性,必被性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