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害生物综合防治的原理,有害生物防治应遵循什么防治优先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29 09:25:16

2.2 生物防治技术

目前,在水稻种植方面有许多比较成熟的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可以应用,例如赤眼蜂防控水稻螟虫、稻鸭共养模式和施用植物诱抗剂提升水稻自身抗病性等。利用赤眼蜂防治水稻二化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生物防治手段,利用松毛虫赤眼蜂、稻螟赤眼蜂和螟黄赤眼蜂的混合赤眼蜂防治水稻二化螟,分3 次投放,防治效果可达60%以上。另外,在水稻生长的合适时期投放雏鸭,采用稻鸭共养模式,可以实现对水稻二化螟等害虫的有效控制,并且在防控害虫的同时还能有效防治水稗草等杂草,一举多得。

有害生物综合防治的原理,有害生物防治应遵循什么防治优先(5)

2.3 物理诱集防控

物理诱集防控主要是利用*虫灯和信息素等方法,对水稻主要害虫进行诱集*灭。利用信息素对水稻二化螟等害虫进行诱捕是一项符合绿色发展要求、高效环保的水稻害虫绿色防控技术。一般要在二化螟越冬代成虫羽化前5 d,在田间安装有二化螟信息素诱芯的诱捕器,尽量选择持效期长的诱芯,至少选择持效期2 个月以上的。田间每667 m2 安放1 个,按照外密内疏的方式排列,外围多放,中间区域可适当少放。9月上旬可将诱捕器回收,整理干净后次年再用。通常利用信息素诱捕器诱捕水稻二化螟,防治效果可达65%以上。另外,可以利用频振式*虫灯对水稻螟虫进行物理诱集防控,频振式*虫灯对水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等害虫均有较好的诱*效果,诱*的害虫种类多、数量大,可以大大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每盏灯可诱*面积为2 hm2,安装高度为1.3~1.5 m,一般在夜间开灯进行诱*,对水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的防治效果均可达到60%~70%。另外,频振式*虫灯还可以准确地监测害虫的动态,为大田防治提供预测预报。

有害生物综合防治的原理,有害生物防治应遵循什么防治优先(6)

2.4 药剂防治

水稻病虫害的绿色综合防控强调的是综合多种防治方法,尽量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但是在水稻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农药仍然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在进行药剂防治时一定要做到合理使用和科学使用。在水稻病虫害防治中,药剂的使用要遵循以下5 个方面的要求:第一,要对病害和虫害进行准确判断,再根据具体的病害和虫害选择合理的药剂防治。第二,在药剂选择时应尽量选择新型、高效、低毒的药剂,在提高防治效率的同时,还能降低农药在水稻中的残留量,提升水稻的品质。第三,要合理把握用药时机,结合预测、预报信息和田间调查结果,对用药时机进行严格的把控,提高病虫害的防治效果。第四,用药剂量合理,不能一味地追求高剂量用药,不但浪费药剂,而且会提升抗药性发生的概率。在喷施化学农药之前,要添加足够的水,使水和药剂充分混匀,确保喷施位置的准确性。有条件的可以利用无人机进行施药,尤其是在病虫害大规模发生时,无人机施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作业效率最后,要进行药剂的合理搭配,适当辅助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植物诱抗剂。在药剂选择上,可以将化学药剂和生物药剂搭配使用,扩大防治范围,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量,降低农药在水稻体内的残留,延缓抗药性的发生。同时,还可以适当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植物诱抗剂,如芸苔素内酯和海岛素,提升水稻自身的抗性。

有害生物综合防治的原理,有害生物防治应遵循什么防治优先(7)

3、结语

综上所述,在水稻病虫害防控的过程中,应该综合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药剂防治等多种防控技术,在防治中要突出预防的重要作用,做到“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有效地消灭病虫害,实现水稻的增产增收。

有害生物综合防治的原理,有害生物防治应遵循什么防治优先(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