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常说:“小隐于野,中隐于市,大隐于朝”。这句话是说古代隐士的三种精神境界,也反映了道家较为传统的哲学思想。同时,人们也说“小者,隐于野,独善其身。”。其实,道理也不是绝对的,有时候真正的隐士往往就在山林之中。换言之,隐于山林并非一种消极的避世态度。
历史上有这么一个人,大部分时间都隐居山林野谷,持身养性,习晓纵横捭阖之术。他身怀旷世绝学,广收门生,在出世与入世之间来去自由。
这个人就是极为神秘,也容易被忽略的鬼谷子。
为什么说他神秘呢?一般认为,鬼谷子姓王名诩,又名王禅,道号玄微子,大约生活在公元前510年至公元前220年之间,活了三百多年。他曾为楚国宰相,后入山采药修道,归隐山林,乃至修道成仙。鬼谷子创建鬼谷门派,旋转乾坤,执手黑白,被誉为千古奇人。鬼谷门下,门生众多,而且个个不凡。相传,鬼谷子收过庞涓、孙膑、苏秦、张仪、白起、李牧、毛遂、徐福等500多位门生。这些门生有多厉害,不言自明,随便拉出一个都是重量级的,往往能在关键时刻影响历史。
因此,我们可以好不夸张敌说,鬼谷子是间接左右历史走向的世外高人。鬼谷子之高,两千多年来,人们对其推崇备至,兵家尊为圣人,纵横家奉为师祖,道家更是常常将其与老子相提并论,同为老祖。
如此厉害的人物,名气却远不如孔孟,甚至有时候还常常被人忽略。这是为什么呢?
这至少与两个因素有关。
一方面,史料中关于鬼谷子的记载有限。在有关的史料中对鬼谷子的描述不过寥寥数笔,而且还很侧面。如,《史记·苏秦列传》“苏秦者,东周雒阳人也。东事师于齐,而习之于鬼谷先生。”《史记·张仪列传》“始尝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学术,苏秦自以不及张仪。”《风俗通义》“鬼谷先生,六国时纵横家”,等等。其后,有关札记、随感、评论等体裁的典籍中也多沿用史记之说。总体来看,有关鬼谷子的史料是比较欠缺的。
由于史料欠缺,也延伸出另一个问题:鬼谷子其人是否真实存在。人们众说纷纭,并不定论。有人说,鬼谷子为六国时纵横家;有人说鬼谷子为苏秦自号;也有人说,鬼谷并不是人,而是山谷的名字。人物存在与否尚无定论,其影响力自然就要大打折扣。
另一方面,以鬼谷子为代表的纵横家崇尚权谋策略以及言谈辩论,虽然比较实用,但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并不被人们看好。在儒家仁义道德占据主流的封建社会,很多人视其为洪水猛兽,对此反唇相讥,甚至焚毁有关书籍。在这种背景下,鬼谷子是不被看好的。
围绕鬼谷子,尽管疑窦丛生,但有一点无法否认,与鬼谷子有关的智慧谋略、卓绝智慧和纵横韬略得以流传,至今在政治、外交、公关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