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我们要面对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应对各种压力和焦虑:饱和的工作、压抑的感情、内心的空虚和孤独……
人们都开始逐渐意识到,爱自己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那么,究竟该怎么做才是爱自己的更好方式——
是在有情绪困扰的时候,吃一顿大餐或是为自己买买买吗?
是每天在镜子前赞美自己几句,充满力量开始新的一天?
是将自己视为生活的中心,以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吗?
……
似乎许多人对“究竟应该如何关爱自己”仍是迷茫的。如果你也感到有些困惑,那么今天,我们从心理学的角度总结了7个关于“爱自己”的tips,希望能够带给你一些启发和思考。
我们对自己的感觉,首先来自于对自己身体的感觉。身体的状态,不仅关系到我们如何看待自己,还会影响着我们的自尊、自我形象。
爱自己的第一步,便是要爱惜自己的身体。
然而,在生活压力越来越大的今天,理论上应该是最基本的——照顾好自己的衣食起居,让自己的身体处于舒适和健康的状态,就已经足够有挑战性。
爱自己的身体,意味着我们对所有事情的优先级,都应该是“身体第一”。
饭点到了,能够把手里的工作先放一放;周末能够安排活动、锻炼身体,缓解久坐带来的不适;能够注意身体发出的睡眠需求,不再报复性地熬夜;认真收拾、整理自己的房间,把家装扮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当我们经营好衣食起居,生活在与自己的性格相匹配的环境中时,我们幸福感会明显增强(Fingerman et al., 2021),这可以成为自我关怀和接纳的开端。
在合理的范围内满足自己的需求,是对自我的尊重和重视。这能帮助我们建立自我关爱,并从中获得快乐。
如果我们能满足一些由内在动机激发的需求,我们能体验到的幸福和成就感会更高(Maslow, 1943)。这要求我们提高自己的情绪敏感力,理解我们的情绪、感受,和我们思考、行动的一致性对身心健康的重要性。
让自己达到知行合一的状态,在与他人和自我的关系中表达一致性需求,提升自我关怀水平。
相反,如果我们长期和自己“拧巴”,比如觉得自己不喜欢这份工作,却一直从事这份工作,我们会感到巨大的精神压力和价值感的冲突。这时需要通过调节行动——换一份工作,或调节认知,“其实这份工作也还不错”来重新平衡自己的行为和认知,让自己回到舒服、一致的状态中来。
一个爱自己的人是对自我坦率的,能感知到自己真实的想法和外部的现实,诚实地承认自己的现状,但同时接纳不完美的自己。Ta不会为自身局限感到焦虑,并能基于客观的自我价值去行动和生活。
爱自己的人有能力接受过去犯下的错误,不会否认过去,或一味沉浸在自我悔恨或自我惩罚里(Carson, 2006)。Ta们可以面对自己的缺点和过失,客观去看待这些东西在生命里存在过的意义,从中汲取养分,不断调整自己以避免重蹈覆辙,并获得提升和成长。
我们需要允许自己“失望”与“无能为力”,要明白世事无常,也要学会原谅自己。当然,对无助和失望感到坦然,对每个人而言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既不能臣服于它,陷入一种习得性无助——认为无论做什么都无济于事;也不能为逃避它而自我厌恶——认为我不够好才会失败,我足够好便不再会失败。
曾经,朋友圈里大家展现的美好生活会给我带来巨大的焦虑。直到元旦节见了一个老同学,我们互关了微博之后才发现,原来,在我眼里完美优秀的人也会有几乎崩溃的时刻。当我不再把自己的不完美和别人的光鲜对比,觉得整个人都松弛了下来。(Lily,2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