瓠(hu 四声)子的表亲葫芦,瓠子的堂兄冬瓜,甭管老的嫩的,粗的细的,顶多是味觉上有点差异,口感上打些折扣,总之,一概都是能够吃吃吃的。
瓠瓜的食用法同葫芦相似,有炒、烩、做汤、制馅等,如瓠子饼、瓠子塞肉、瓠瓜炖脚爪、瓠瓜炖肥鸭、瓠瓜淡菜汤等。
吃顿饺子 ,一家三口上吐下泻家住石家庄市区的张大爷从小就喜欢吃瓠子。28日下午,了解张大爷喜好的朋友送给张大爷一根瓠子,张大爷高兴地拿回去和家人一起包了顿饺子。吃的时候张大爷的女儿感觉有点苦,就没吃几个,但张大爷和女婿都认为吃点苦的蔬菜能败火,所以食用较多。一个小时后,张大爷和家人相继感到肚子疼,继而上吐下泻,症状越来越重。
晚上11时左右,他们三人被闻讯赶来的家人紧急送往医院。值班医生追问病史得知,三位患者是因食用“苦”瓠子中毒而出现呕吐、腹泻、胃痛等症状。
不是所有的瓠子都能吃。不是所有的瓠子都能吃。比如甜瓠子,味鲜质脆,但吃无妨。比如苦瓠子,味苦似黄楝,性猛若砒霜,好攻消化系统,断然食不得。
这种苦瓠子含有一种叫做碱糖甙的毒素,这种毒素极耐热,加热煮熟或漂洗等方法都无法去除它的毒性。食用后10分钟至2小时内就会表面出中毒症状,主要表现为胃部不适、恶心、呕吐、头晕、头痛,部分人在食用3至4小时后还会出现腹痛、腹泻,偶有手脚发麻、缓脉、浑身无力等症状,中毒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如何正确的识别苦瓠子有些朋友说苦瓠子的外观更像白炽灯泡,表面凸凹不平,不如甜瓠子的表面来得光滑。其实,只靠外观来识别并不是完全正确的,识别苦瓠子最准确的方法是尝尝味道,就是先用舌尖舔舔瓠子,如果感觉有苦味那就肯定是苦瓠子啦。
煮熟的瓠子如发现有苦味不应食用,应连同锅里的其它食物都弃掉,以防食物中毒。把与苦瓠子接触过的蒸布、抹布,筷子,好好消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