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垂直区熔法:1952年由贝尔实验室斯尤尔(K.H.Theuerer)等和西门子的K.斯伯茨(K.Siebertz)与H.汉克(H.Henker)发明,经过若干技术改进,适用于大规模生产,可以制造直径为几厘米,278长度超过1米的硅棒,然而由于该法自身在物理上的局限,致使硅棒的直径受到制约。
- 2.经典坩埚提拉法:由于对更大直径硅晶片持续增长的需求,垂直区熔法被根据切克劳斯基(czochralski)法设计的经典坩埚提拉法取代,该方法在美国被广泛使用。大规模工业生产高品质单晶硅对于计算机通讯系统、传感器、医疗设备、光伏器件、卫星、宇宙飞船等都有重大影响,美国的贝尔实验室、德州仪器公司、欧洲的菲利普、西门子和瓦克等全球大公司抓住了机遇成为初期的硅生产厂家。到了20世纪六十年代,硅成为主要应用的半导体材料,到七十年代随着激光、发光、微波、红外技术的发展,一些化合物半导体和混晶半导体材料:如砷化镓、硫化镉、碳化硅、镓铝砷的应用有所发展。一些非晶态半导休和有机半导休材料(如萘、蒽、以及金属衍生物等)在一定范围内也有其半导体特性,也开始得到了应用。
- 【全球工业硅发展现状】
- 随着全球信息科技的不断发展,全球硅材料需求增长迅猛,主要用来制作半导体材料、太阳能电池、各种集成电路、金属陶瓷、军事武器、光导纤维通信、性能优异的硅有机化合物等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电气、建筑、运输、化工、纺织、食品、轻工、医疗、农业等行业。特别是近几年,随着太阳能光伏、汽车、建筑工程、电子信息几个行业的加速发展,也使得硅产品经历了从供不应求到产能过剩的巨变。
- 2011年以来光伏市场持续低迷,发展中国家经济面临过热发展问题,发达国家经济复苏缓慢,欧债危机尚未解除,全球经济总体增速放缓。截止2013年6月,2013年上半年全球工业硅产能494万吨,同比上升了3.1%,2013年上半年全球工业硅产量109万吨,同比增加6.8%。其中,西方市场相对稳定,工业硅产量基本没有发生太大变化。国外主要工业硅企业共有13家,其中最大的未西班牙大西洋铁合金集团,2013年上半年该集团产量(不含中国工厂)为10.1万吨,同比下降2.8%。美国环球冶金是国外第二大工业硅企业,尽管环球冶金在其2013年第二,第三季度均出现亏损,但公司工业硅总产量却上升至9.6万吨。巴西是除中国外工业硅产量最大的国家,大部分产品出口至欧洲及美国。2013年上半年,因美国工业硅价格持续低迷,巴西工业硅产量出现下降,但因变化较小,对市场整体影响极为有限,预计下半年产量将重新增长。俄罗斯、澳大利亚、伊朗等国,因本国产量基数较小,市场稳定,常年接近满产状态,产量变化非常有限。
- 由此看来,中国工业硅产量增加带动了全球产量的上升。但全球工业硅消费增幅还是出现了下降,2013年上半年,全球工业硅消费共107万吨,较2012同比上升3.9%:其中铝合金消费量为49万吨,同比增长8.6%;有机硅消费42万吨,同比增长5.2%;多晶硅消费12万吨,同比减少20%。
- 由上可知,2013年上半年全球工业硅产量109万吨,消费量108万吨,供大于求1万吨。
- 【我国硅行业发展历程】
- 我国工业硅的发展始于1957年,在当时苏联帮助下在辽宁建成投产了采用单相双电极炉的第一个生产单位。1960年以后,我国开始自行设计建设单相和三相电极工业硅炉。从上世纪60年代初至70年代末,先后在辽宁、河北、江苏、上海、天津、河南、青海、贵州等省区建成投产了十几个生产单位,形成了近2万t/a的生产能力。这一阶段,我国的工业硅生产处于国内自产自用,能够达到自给自足的状态。
- 1980年以后,我国的工业硅开始出口,随着出口量的迅速增加,生产企业数量迅速增涨。到80年代末,我国的工业硅企业达到约300家。1989年的政治风波,使我国的工业硅生产遭受一次重大挫折,之后的几年,我国的工业硅企业关停或转产了一半以上。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世界工业硅出现了短暂的供不应求,价格上扬,我国的工业硅企业又有一些恢复生产,还有一些单位新建或增建了工业硅炉。90年代后期,受国际市场工业硅价格下滑和亚洲金属危机等因素影响,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华东等地区的一些工业硅企业又有一批停产或转产,同时在电力供应充足,且电价较低的贵州、云南、四川等省区又新建了一批工业硅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