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硬度可以区分水晶和玻璃
仅仅利用硬度差异,就可以很轻松地辨别玻璃和水晶。但是如果你是在商家的柜台前说要用小刀刻划,老板肯定是不愿意的,这时我们该如何鉴定呢?我们可以用低倍放大镜进行观察。此时玻璃内部会有很多圆形或椭圆形的气泡出现在视野中,这是玻璃在烧制过程中无法避免的。水晶中虽然有些包裹体,但是与玻璃的气泡还是区别明显。此外水晶还有双折射现象,但玻璃没有。
上述特征还只是表象,从根本上看玻璃和其他三兄弟(水晶、玛瑙、玉髓)的区别在于它们不同的微观结构。其实它们有共同的规律——一个硅原子在相邻的位置上都是氧原子,这在结晶学里就叫作具有近程规律。不同之处在于水晶、玛瑙和玉髓的结构很有规律,如结构中每个硅原子相邻的氧原子,不仅数量一样(都是4个),而且分布的位置也是一样的。这在结晶学中称为远程规律;而玻璃的结构,一看上去就感觉是杂乱无章的,也就是说,玻璃不具有远程规律。通俗地讲,就是水晶、玛瑙、玉髓的硅原子和氧原子都在老老实实的排队,是晶体;而玻璃的硅原子和氧原子的排列是杂乱无序的,属于非晶体。
水晶的平面结构与空间结构
玻璃的微观结构
三大宝石“兄弟”如何区分?
在水晶、玛瑙、玉髓里面像玻璃的,大概率就是水晶。在古代,人们常常用水晶作为一种装饰品,在《资治通鉴·后晋高祖天福二年》中提到:“闽主作紫微宫,饰以水晶”。水晶文化历史悠久,古人还曾赋予它一串极富美感的雅称——水玉、水精、水碧等。水玉是中国最古老的称法,意思是像水一样的玉,又说是千年之冰所化。唐代诗人温庭筠《题李处士幽居》写道:“水玉簪头白角巾,瑶琴寂历拂轻尘”。中国最早的大诗人屈原也喜欢水晶,有史以来首次提及水晶:“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同光”,其中玉英指的便是水晶。当很多水晶柱长在一起抱团取暖时,就构成水晶簇。这些晶簇很多藏于晶洞内,是含有二氧化硅的溶液在岩石空洞内结晶的结果。
有棱有角的透明水晶晶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