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出馊主意,郦食其无疑算得上是一个出馊主意的“专家”。
他曾两次给刘邦出主意,但是这两次主意都被认为是馊主意,没有得到实施。而他本人也因为自己出的主意被害死了。
(郦食其剧照)
他第一次出的主意,是在荥阳之战的时候。
当时项羽把刘邦围困在荥阳,又截断了刘邦的粮道。刘邦内无粮草、外无援兵,十分焦急。这时候,郦食其就给刘邦出了一个主意。他说,刘邦应该学习商汤或者周武王的做法,对天下诸侯进行分封。他让刘邦雕刻印玺,派人出去寻找原先六国诸侯的后人,把印玺给他们,对他们进行分封。让他们举兵攻打项羽。这样一来,荥阳之围就可以解除了。
刘邦听了郦食其的话,果然把印玺刻好,正准备派人出城寻找六国后人的时候,张良从外面回来了。一听到这个话,大吃一惊,问刘邦,谁给他出的馊主意。刘邦说是郦食其。张良说,要是这样*话,可就坏大事了。张良讲道,商汤、周武王这样做,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是因为他们对天下能够绝对控制。可是刘邦能够控制这些诸侯吗?如果要是这样*话,可能没有被项羽打败,天下就已经全部落入这些六国后人的手里了。刘邦不是白忙活一场吗?
刘邦恍然大悟,把郦食其大骂了一顿。最后,刘邦在张良和陈平的建议下,极力笼络韩信,用韩信来威胁项羽,因而才减除了项羽对荥阳的围困。
张良的主意之所以比郦食其的高明,是因为刘邦只需要笼络住韩信一个人就可以了。到时候,刘邦想要剪灭异姓诸侯,也只需要对付韩信一个人。如果像郦食其讲的那样,那么,刘邦就算把项羽打败了,他还将面临夺取六国诸侯权力的问题。这样一来,麻烦就太大了。
(刘邦剧照)
郦食其在给刘邦出了一个馊主意失败后,他不想安宁,接着又出了一个主意。而这个主意,不但没能得到实施,还把自己给害死了,实在也算是一个馊主意。
当时荥阳还在项羽的围困之中,韩信正在攻打齐国田荣。于是郦食其对刘邦说,他可以去说服田荣,让田荣投降。这样一来,韩信就不用打齐国了,韩信和田荣都可以前来解除荥阳的围困了。
刘邦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就派郦食其前往游说。田荣本来就打不赢韩信,郦食前来招降,他巴不得,所以不假思索就同意了。但是他同意以后,韩信却不服。因为本来他打田荣就是一件十拿九稳的事情,现在郦食其却把功劳全部给他抢去了,他当然不甘心。因此,不听刘邦的命令,继续发动进攻。
田荣见自己投降了,汉军居然还在进攻,非常生气,认为郦食其是戏耍他,于是把郦食其给烹煮了。郦食其因此落得了一个悲惨的结局。
郦食其出的这个主意,没能实施,而自己又被害死了,很明显,这又是一个馊主意。那么,郦食其这个馊主意,究竟“馊”在哪里呢?
(韩信剧照)
首先是他不懂得人情世故。郦食其是个老头子,而且是个说客,照理说,他应该很懂得人情世故才是,但是偏偏他不懂得(他还真的不懂,为什么熬到年迈了,还没有找到能用他的人,就是不懂的缘故)。他应该是很了解韩信这个人的性格的。既然很懂得韩信的性格,为什么要对韩信虎口夺食呢?因为韩信当时对田荣已经志在必得,很快就会拿下,你这样去做,不是抢韩信功劳吗?再说了,韩信本来就是一个很在乎自己功劳的人,你却去抢功,韩信能同意你抢吗?
再一点,郦食其的这个主意,其实对刘邦也没有什么好处。因为田荣虽然投降了,但他是绝对不可能久居于人下的。就算把项羽打败了,也没有什么好处,最多刘邦凭空增加一个劲敌。刘邦要剪灭异姓诸侯王,田荣将是刘邦最难办的一个。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刘邦的那些异姓诸侯王们,实际上并没有六国诸侯王的后人,而齐国田荣是一个。他所获得的拥戴,显然是超过韩信等所有异姓诸侯王中。而且我们从最后田横以及五百壮士的表现来看,也可以看出,他们是绝对不会屈服于刘邦的。所以说,郦食其做的这件事,明显是一种养虎为患。亏得韩信没有听他的,在田荣最弱的时候把他消灭了,给刘邦减除了一个巨大的后患。否则的话,刘邦后来江山的稳固,肯定是一个大问题。
一个出了很多馊主意,最后还被自己的馊主意给搞死的人,难道还不算是一个馊主意“专家”吗?
(参考资料:《史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