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欧阳修(1007年8月6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开创了一代文风。
秋声赋
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余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余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用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而为心。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 (余曰 一作:予曰)
“嗟乎!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
童子莫对,垂头而睡。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予之叹息。
秋天,是一个容易受伤的季节。肃*的天气,伤身,凋零的氛围,伤心。
欧阳修也很苦恼,宦海沉浮多年,改革之艰难,心情之苦闷,都折磨着他。
当看草木被秋风吹折,犹如这无奈的境遇,苦闷更深一层。
在秋夜里,只听到四边墙壁外唧唧的虫鸣,好像在附和着我的叹气声。
人生一站有一站的风景,一岁有岁的味道,无论别人如何待你,都要好好珍视自己,对的起内心的那一抹骄傲,在自己的世界里独善其身,在别人的世界里顺其自然。
- 王安石(1021年12月19日 -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中国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其散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名列“唐宋八大家”,有《临川集》等著作存世。
同学一首别子固
江之南有贤人焉,字子固,非今所谓贤人者,予慕而友之。淮之南有贤人焉,字正之,非今所谓贤人者,予慕而友之。二贤人者,足未尝相过也,口未尝相语也,辞币未尝相接也。其师若友,岂尽同哉?予考其言行,其不相似者,何其少也!曰:学圣人而已矣。”学圣人,则其师若友,必学圣人者。圣人之言行,岂有二哉?其相似也适然。
予在淮南,为正之道子固,正之不予疑也。还江南,为子固道正之,子固亦以为然。予又知所谓贤人者,既相似,又相信不疑也。
子固作《怀友》一首遗予,其大略欲相扳以至乎中庸而后已。正之盖亦常云尔。夫安驱徐行,轥中庸之庭,而造于其堂,舍二贤人者而谁哉?予昔非敢自必其有至也,亦愿从事于左右焉尔。辅而进之,其可也。
噫!官有守,私有系,会合不可以常也,作《同学一首别子固》以相警,且相慰云。
王安石与曾巩(字子固)交好。
1041年,两人共同参加礼部的考试,王安石考中,而曾巩落榜。
同窗一场,王安石写就此文慰勉,他想和友人建立君子之谊。
好朋友不是通过努力争取来的,而是在各自的道路上奔跑时遇见的。
-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李志敏评价:“苏轼是全才式的艺术巨匠。”
记游松风亭
余尝寓居惠州嘉祐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谓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退则死法,当恁么时也不妨熟歇。
1094年,苏轼被贬到惠州,居住在嘉佑寺,这里有个松风亭。
每到一处,苏轼总会游览一番。松风亭在山上,苏轼走了一会,感觉很累,他想着爬上山到了亭了再休息。
转念一想,这里为什么就不能休息呢?为何要到亭子里才能休息。
他想开了,坐下来休息,心情瞬间轻松了。
人何必要自己折磨自己呢?累了就休息,困了就睡一觉,随遇而安就很好。
你只是一个平凡人,不需要给自己太多的压力。有时候,能把自己照顾好,就是一种莫大的能力。
来源:古典文学与诗词,原标题:10位诗词大家,10篇古文名作,每篇都千古流芳,值得一生一世收藏
编辑:浅浅
【声明:本号为“全民阅读推广”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