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砖引玉改为褒义词,抛砖引玉的意思是褒义还是贬义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30 23:34:27

[原文]

类以诱之,击蒙也四。按:绣之法甚多,最妙之法,不在疑似之间口,而在类同以固其感。以连放金鼓诱敌者,疑似也;以老弱粮草诱敌者,则类同也。如楚伐纹,军其南门。屈眼日:“纹小面轻,轻则寒谋,请无捍回采樵者以诱之。"从之。绞人获利明日绞人争出,驱楚校徙于山中,楚人坐守其北门,而伏诸山下,大败之,为城下之盟而还。又如孙膑政灶市诱*庞涓。(原文按语)

[注释] 击蒙也:蒙指<易经.蒙)封。此封上封为艮(为山),下封为坟(为水)。山下有险,草木丛生,故又有迷朦、懵懂之意。②疑似:似是而非。③绞:绞国,在今湖北郧县西北。④轻:急躁轻率。⑤捍:保卫。

【译文】

用类似的方法去迷惑敌人,使愚昧的敌人上当。按语说,迷惑敌人的办法很多,最巧妙的办法不是用似是而非的方法而是用类似的办法使敌人深信不疑。比如楚国进攻绞国,绞国闭门坚守,楚军只好在城外与敌人对峙。楚国大臣屈瑕向楚王建议说:“绞军急躁好斗,急躁就不会运用计谋。可以派些士兵去打柴,又不用人保护他们,这样就能引诱敌人出动。”楚王同意了,他的做法。于是绞人轻而易举地抓住了楚国士兵假扮的打柴人。绞人得了点小便宜,第二天看见打柴的人又纷纷争先恐后地跑出城追赶,伪装打柴的楚军向山中逃跑,绞军一直追到山里。这时楚国军队便乘机堵住绞国都城的北城门,截断了他们的退路,于是事先埋伏在山下的楚军火速进攻,彻底打败了绞国,使他们只得投降。再比如孙膑用减灶的办法也是以“抛砖引玉”之计而*掉了庞涓。

【读解】

“抛砖引玉”一词较早见于《景德传灯录》。这一典故的来源据说是这样的:相传唐代赵嘏的诗写得好,很有名气。有一次他到吴地,常建早慕他的诗名,知道他一定要游著名的灵岩寺,于是便先在寺壁上写了两句诗。后来赵嘏游灵岩寺,见到寺壁上只写了两句的诗以后,便添了两句成为一首绝句,因为赵诗比常诗写得好得多,所以后来人们便说常建写诗是“抛砖引玉”。其实两人的年代相隔一百多年,根本不可能有这件事。它只是后人的附会罢了。《三十六计》的作者将它用于军事,是指用相似的事物去极速、诱骗敌人,使他们懵懵懂懂地上当受骗,然后来击败敌人。这实际上是一种以假乱真的手段,然而做得巧妙却能收到奇效。作者认为,以假乱真的办法很多,但像使用旌旗招展、鼓声震天的浅薄之计引诱敌人,这只是种“疑似”的办法,结果是很难奏效的,如果使用“类同”的方法,则往往容易收剑较好的效果。因为“类同”的办法更容易造成敌人的错觉,使其判断失误。当然此计的使用必须充分了解对方军队的情况,包括他们军事水平、心理素质,尤其是指挥员的智力性格等等,这样才能发挥效力。《百战奇略·利战》在引用同一战例时就说:“同敌人交战,如果敌方将领愚蠢而不知权变,就可以用小利去引诱他们。他们因为贪小利而不计后果,我方就可以埋伏军队将他们打败。”这也正是《孙子兵法,计篇》提出的“诡道十二法”之一。当然,“抛砖引玉”一词后来日渐用于褒义,今天人们常以它来作为引发高明议论的自谦之词,这又应当另作别论了。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