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之后,学而思(好未来)也发表声明称,中国内地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服务将于2021年12月31日截止。新东方与学而思都是鸡娃的重要组成部分,鸡娃大经济圈少了两个重磅。
鸡娃早是一种社会经济现象,而非简单的家庭教育了。
对经济情况的预判、对教育环境的追逐、对社会阶层的焦虑、对孩子未来的设定、对自身现状的不满……多重的因素让社会群体、父母集体鸡娃,新东方、学而思,数不清的教育机构站到了风口,迎风飞翔。
政策一出,这些猪瞬间缩水,吹也吹不起来,而焦虑的家长是否因此而停歇了呢。所见的情形是家长们转战了其他战场依旧鸡个不停!
作为一种经济现象、社会现象,鸡娃到底有没有经济效应,是否真的有如此价值?
看到很多数据和案例,分享给大家,也许在焦虑思考的当下,能够有些镇定作用。
01 国外鸡娃现状美国流行的说法是这样的:如果孩子能上精英幼儿园,那么幼儿园毕业以后就有机会获得幼儿园Director的推荐信去到知名小学,再从知名小学升到知名中学,照此类推,直冲常春藤。
没错,他们直接从好的幼儿园开始就推导到了常青藤!这种说法绝不是空穴来风。
不仅如此,这些“常春藤”幼儿园一年的学费比正牌的常青藤大学还贵。除了学费最高的耶鲁外,Trinity、Collegiate、Horace Mann、Brearley这些幼儿园的学费轻松碾压普林斯顿、康奈尔、哈佛这些世界顶尖大学。
美国顶级贵妇如何鸡娃的呢?
美国上东区,是人们仰望的所在,那里的女人的外表,以及妈妈的身份,都是专职工作。作为女人,必须是最时髦最美的,作为妈妈,即使是孕妇,也必须是最美孕妇,*期间的身材竞赛,是你无法想象的,对于上东区的女人来说,身体是拿来健身和不断雕塑用的,永远有改善的空间,永远不能松懈,永远不能休息。而孩子的培养更是一场极其残酷的战场。
孩子和华服、高跟鞋,铂金包一样,是提高身份的方式,孩子就像是拿来炫耀的装饰品,而不是活生生的人。孩子是洋娃娃,是他们挥金如土的对象。他们在一流专家的协助下,打扮孩子,喂孩子最好、最健康的食物,把他们送进最贵族的学校。孩子的朋友和玩伴决定了父母的阶层。
管家,私立学校的文凭,只有这些才能够彰显他们的身份,他们的人生就是为了那些东西而活。
然而这些野心勃勃的贵妇的另一面,是极端的焦虑。他们承受着不能踏错一步的巨大压力,必须当完美的母亲,完美的社交对象,完美的衣服架子,还得当完美的性感女人。
“上东区贵妇们的人生,以及她们的幸福快乐,她们存在的价值,都得仰赖她们完全无法控制的人事物”,无法控制的人事物就是他们的老公,公婆,甚至孩子。
孩子和老公是他们的全部人生,不焦虑怎么可能?因为没有了他们,自己的人生就完了。因此,美国顶级贵妇的鸡娃更加可怖。
02 国内鸡娃又如何国内的第一代鸡娃是95左右,他们如今如何呢?
很多案例显示,鸡娃们并没有如父母所期望的样子,其中也不乏对自己当了这么多年鸡娃的痛恨和无奈,很多活生生的例子告诉人们被鸡出来的娃不快乐,也不想按照父母的安排生活。
北京第一代鸡娃的现状,揭开了残酷现实:极大部分孩子都是普通人。
长大后,他们可能根本没有从事跟之前所学的相关的工作,而是从事了自己可能完全没学的爱好。
很多人平平无奇的工作,拿着工资,与自家所投入的资财很不相称,与自己的家境相比,似乎也没有如愿的跨越所谓的阶层。
很多人在回顾自己的种种经历时,认为自己学生时代所付出的时间和精力,有些遗憾和不值,如果把这些时间都花在了兴趣上,也许会有更大的成就,也会更有幸福感。
那么另外一个群体,高考状元后来怎么样了?
中央教科院的调查结果:“我们调查了恢复高考以来的3300名高考状元,没有一位成为行业领袖。”
不仅如此,他们还有另一个调查结果:全国100位科学家、100位社会活动家、100位企业家和100位艺术家,除了科学家的成就与学校教育有一定关系外,其他人所获的成就和学校教育根本没有正相关关系。
上海市浦东区教育发展研究院程红兵先生说:“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这一阶段的教育有重大失误,就是没有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
决定一个人一生走的远不远,飞得高不高,是英雄主义的唤醒,旺盛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不断进取的渴望,强烈的成就动机,开放的思维,对自己能力的自信,坚持不懈的耐力。
另一个案例是:在德国进行过一场大规模实验,50个幼儿园以玩为主,50个幼儿园以超前学习为主,对比孩子们最终的区别。结果呢,超前学习的孩子一开始在学习上确实有优势,可优势最多只保持到了四年级,之后成绩就是直线下滑,而且这些孩子在社交和情感方面都是远远不如同龄孩子的。
类似的实验不止一个,结果都是惊人相似。甚至有实验发现,在幼儿园时期,就大量考试做作业的孩子,更易叛逆,更易受挫折,甚至犯罪率都比其他孩子高三倍。
所以我们是否问一问妈妈们,“鸡娃”的方向,是不是都错了?
看到很多观点,质问父母为何不自鸡,恐怕会让鸡娃的父母们更加焦虑,关于父母的培训和父母的自鸡培训已经有资本渗入,鸡娃经济学又将如何行进?
“假如说教育的终极目的是生存,再升华是使生活质量变好,那么身为家长的你多挣点钱给孩子买套房子,毕业之后不就能让他超过同学一大截吗?再多挣点钱,到他创业到他真正需要钱的时候,你给他个几百万启动资金岂不美哉?!”
“都说现在是个拼爹的时代,凭什么鸡的都是娃,家长何不鸡自己一下。”
鸡娃有风险,自鸡也让上有老下有小的家长们更加焦虑,家长抑郁的案例也不在少数,教育机构资本逐利究竟是助推社会进步还是在毁掉这一代……内卷之下没有赢家!
在上海一个稍微对教育比较重视的家庭,每年的教育成本可能是10-30万。而2019年上海市的平均工资是9580元,那么有几个家庭能够承担起这样的费用,更别说还有房子的问题了。
学而思等一众培训机构所营造的K12教育,最大的问题,就是制造内卷,制造焦虑。第一排的同学站起来看电影,后面每一排的同学都要站起来,否则就看不到电影了。
这就是K12教育的现状,你家娃的同学大部分都在周末、寒暑假去补课,你家娃不补课,就考不上好的高中,考不上好的高中,就意味着考不上大学。谁希望自己家的娃输在起跑线上呢。
鸡娃不是一个家庭的事儿,现状已经逐步蔓延到全部家庭了。一个简单的例子,学而思的课程全部爆满,几乎在各个城市都这样,凡是家庭有小孩在读小学、初中、高中的,大概率都知道。
从现在的政策层面看,也是要加大力度废除学区房,废除课外补课,这也许是减轻内卷的方法,然而是否掀起新的内卷,新的资本经济模式?有待后续观察。
最近在传:2022年开始,周末、寒暑假都不能上课,6岁以下,学科、非学科都不能上。所有的“拍题、搜题”工具都下架,线上投放限制,拦截新课。这对好未来以及新东方等K12教育公司来说,他们的经济模式必将断崖式覆灭。而对于鸡娃经济学这也许只是一个插曲,大戏依然在唱。
03 人类为何鸡娃古代的父母鸡娃吗?农耕时代的生存极为残酷,鸡娃也更加残酷。在收成糟糕的年份,*婴、弃婴颇为普遍。在收成好的年份,鸡娃的方式主要是棍棒、体罚与管教,旨在拔苗助长。
《圣经》上说:“愚昧迷住孩童的心,用管教的仗可以远远赶除。”菲利普·阿利埃斯在1960年出版的《儿童的世纪》中指出,在16世纪之前,父母在情感上对他们的孩子漠不关心,部分原因是由于儿童死亡率很高。古代父母也是爱孩子的,但是教育方式和亲子关系显得冷酷无情。
育儿是一个长周期投资,没有足够储蓄的家庭根本承担不起教育的成本与风险。迫于短期生存与生计,古代父母往往以成人的标准要求小孩,旨在催促孩子尽快进入宗教与伦理的稳定通道,快速成长成年,早日结婚生子与下地生产,以确保繁衍后代与养活家人。
直到20世纪,人类才真正进入属于儿童的世纪。二战后,欧美世界的儿童开始踏入现代儿童教育的通道正常成长,一定的家庭储蓄支撑孩子享受天真与烂漫的童年。战后婴儿潮一批的孩子是最幸福的孩子,他们更少地遭受鸡娃的“祸害”。
不过,从80年代开始,鸡娃现象在美国家庭也逐渐升温。此后几十年,“直升机育儿”的倾向越来越严重。调查数据显示,在1976年,美国的父母平均每周花2个小时陪孩子,其中17分钟辅导孩子写作业。到2012年,美国父母平均每周花6.5个小时陪孩子,其中1个半小时辅导孩子写作业。
在中国,很多城市家庭的父母每天辅导孩子写作业的时间超过1个小时。除此之外,还有各种培训班的接送。孩子与父母相处的时间,几乎都处于被“鸡娃”状态。
美国经济学家马赛厄斯·德普克和法布里奇奥·齐利博蒂在其《爱、金钱和孩子:育儿经济学》中试图从经济学的角度解释这种现象。这两位教授认为,经济不平等是父母鸡娃的重要原因。收入不平等程度与父母鸡娃程度成正比。
二战后到70年代,欧美世界的不平等程度走到历史低谷,那时的父母给予了孩子更加宽容的环境。从80年代开始,不平等程度迅速上升,美国家庭的鸡娃程度明显上升。美国最富裕10%家庭和最贫穷10%家庭的总收入比率从1974年的9.1上升到了2014年的18.9。最近30年热衷于鸡娃的美国父母,恰恰是在六七十年代享受了快乐与宽容童年的一群人。
但是,这里我们需要分两个角度看问题:
1. 收入不平均不等于不公平,最近半个世纪高收入人群崛起,有知识与技术创新的结果。
2. 贫富差距扩大更多是不公平竞争的结果。
马赛厄斯·德普克和法布里奇奥·齐利博蒂两位教授的研究发现,社会公平度越高的国家,如瑞典、挪威、芬兰、德国,父母对孩子的成长越宽容;社会公平度越低的国家,如土耳其、俄罗斯及其它国家,父母对孩子越严厉、越苛刻,鸡娃现象越严重。美国、英国是居于中间层次的国家,但最近几十年,随着不公平程度加剧,鸡娃现象明显加强。
在一个公平度不足和阶级固化的社会里,抢占赛道是第一位的。只要占住了位置,就意味着掌握了游戏规则的制定权、财富的分配权,独立性、想象力、专业天赋都只能甘拜下风、被动服从。
而鸡娃是抢占赛道最高效的手段。两位教授的研究发现,在英国,权威型教养方式对应的向上社会流动的可能性最高。权威型教养方式将提升阶层的可能性提高了13%。
教育逐渐演变成为智力选拔竞赛,成为中产家庭向上阶层流动的最渴望的通道。在一个“行行出状元”的公平竞争的社会里,父母不会执着于让孩子拼命读书、考试和上大学。父母不敢让小孩放弃学业专心打球、专业唱歌,打球、唱歌亦或是其它领域,说明这些领域的上升通道太窄、太不稳定和公平度欠缺。唯有考试是相对公平、稳定与可预期的。
拼教育拼的是智力、毅力和家庭资源,如今越来越向取决于家庭资源。如果算上学位房,父母为孩子投入了极高的教育成本。房价越高,房贷越重,教育成本越高,投资回报压力越大,教育焦虑越严重,鸡娃越流行。
教育,是新知识、新思想、新技术、新制度的源泉,是打开内卷化社会的关键钥匙。但是,这个教育,必须是培养人的教育,而不是筛选人的教育。
教育正如运动,运动的目的是强健身体,而不是比赛。
国内第一批大规模上大学是80后。鸡娃的都是80后,因为80后大多数人都认为是教育改变了他们的命运。
现在在鸡娃的都是80后这样的父母,特别是80后这一代因为读书考上了大学,改变了命运,从农村走向城市,从贫困走向富裕,在城市买了房,安了家,成为了城里人,成为了中产阶级。这一代深知并且切身体验到教育改变了他们的命运,让他们实现了阶级的跨越,因此自然而然,希望自己的下一代也要好好读书,享受教育带来的改变。
对于80后这一代确实没错,但实际上80后这一代,近1亿人口的阶级改变,本质上是中国的改革开放,带来几个方面的变化:1. 生产力大幅提升,经济高速发展;2. 大量的新增就业;3. 城市化率大幅提高。
因此,80后从贫困走向富裕实际上是一个特殊的时代所给予的,从历史的视野中看,教育不是本质的原因,中国的改革开放才是本质的原因。受到教育考上大学的80后变得富裕了,但没考上大学的80后实际上也不差,很多也富裕了。所以核心原因是历史的机会,但大部分80后却认为是自己受到教育,所以进一步的去鸡娃。
教育很重要,多学习,多读书,拓展自己的知识面、能力圈永远是对的。但如果一代人,每一个家庭都把鸡娃当做改变自己命运的唯一的手段,其实是非常悲惨的。
童年是一个人一生最美好的时光,如果没有培养任何兴趣、爱好,只是一味的学习,长大以后大概率也只会成为一个赚钱机器,不会有任何的兴趣,他们可能不会喜欢足球,不会看漫画,只会按照父母希望的方式去做,这其实也挺可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