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新型公共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八大类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31 10:07:56

今年的经济下行压力更大,新冠肺炎疫情反复、俄乌冲突地缘政治等因素交织,内外交困。国家实施跨周期和逆周期有机结合的宏观调控政策,扩内需、稳投资、稳增长,强化政府投资刺激作用。除了中央已作出战略部署、需适度超前布局的基础设施领域外,社会领域也是此轮投资驱动中的主角。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4月份,社会领域投资同比增长14.4%,超过固定资产投资增幅7.6个百分点,拉动全部投资增长0.7个百分点。随着我国社会民生领域补短板力度的加大,社会领域投资规模与水平还将持续提升。在此进程中,加大新型公共服务设施投资势在必行。

新型公共服务设施是为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满足居民生活中的新需求,由政府主导提供、区别于现有体系的新供给,既含有公共文化体育、卫生健康、医疗养老、教育科技等社会事业领域中,根据新需求、新趋势进行服务升级、具有全新服务功能的传统公共服务设施,也含有原公共服务设施体系中未能涵盖、已有或谋划的设施新门类,包括但不限于养老驿站、婴幼托育中心、课后托管中心、科技服务站、司法服务站、新代时文明实践中心,以及公益服务站、应急服务站、快递物流终端配送设施等。

新型公共服务设施具有巨大的投资需求,若引导政策及措施得力,未来十年全国新型公共服务设施投资可望超过10万亿元规模,能够成为后疫情时代重要的投资驱动领域。

从传统公共服务设施升级的投资视角看,一方面,在国家数字化战略背景下,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文旅、智慧广电、智慧图书馆、数字博物馆、公共文化云、智慧社区等数字化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建设,原有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围绕服务资源数字化和网络化服务供给,将释放大规模的数字化升级投资需求。另一方面,按照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要求,现状公共服务设施体系需进行适老化、适儿化改造,将产生一定规模的功能改造投资。

从新的公共服务设施门类投资视角看,一方面,非公共服务领域中的课后托管中心、快递物流终端配送设施等需求日益增长,其公共性、公益性特征日趋显著,亟待纳入公共服务范畴,引导及加大其设施投资。另一方面,以“一老一小”为重点的人口服务体系短板较大,尤其是现有婴幼儿托育所、养老驿站等普惠性公共服务存在严重短缺,亟待通过加大投资提升供给规模与水平,改善供给方式。

再有,在国家若干重大战略推进中,现有相关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功能不足,亟待通过加大投资扩展服务网络、提升服务功能。具体而言,重点强化支撑科技强国战略、开展科技服务与科普宣传的科技服务站建设;重点加强作为全面依法治国服务终端、承担普法宣传与法律服务功能的司法服务站建设;重点推进落实国家安全发展战略、纳入国家应急服务体系的应急服务站建设;重点加大支撑文化强国战略、承载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阵地作用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体系建设;重点谋划顺应共同富裕战略、支撑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的公益服务站建设等。

新型公共服务设施投资建设的意义重大。一方面,其建设具有良好的“乘数效益”,将有效拉动投资、扩大内需;同时,可以更好地培育市场主体,带动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另一方面,其建设能够更好地解决百姓“急难愁盼”的问题,更好地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向往,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新型公共服务设施投资建设,也应坚持社会效益优先原则,完善顶层设计与支持政策,在加大政府直接投资基础上,支持金融机构开展专项金融服务,创新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投资模式,鼓励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强化后疫情时代的投资驱动力,为全体城乡居民的美好生活赋能。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