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新是一名小学生,他聪明伶俐、活泼好动,但常常对爸爸妈妈说的话充耳不闻。妈妈从小声说,一直到大声喊,小新才不情愿地答应一声,然后依然我行我素, 惹得妈妈常常失去耐心,恨不得拎起来打一顿。
“小新,起床啦,不然迟到啦。”(很温柔,对不对)
“小新,起床啦,不然来不及吃饭啦。”(有点着急了)
“小新,起床啦!!!”(快要发火了-)
家有学童的家长,听到这样的“台词”,是不是感觉非常熟悉呢?
还有如下的对话:
“小新,不要看电视啦,先把作业写完。” “哦”
“小新,有空把你的衣服收到衣柜里面去。” “嗯”
“小新,上课要注意听讲,免得让老师在群里点名批评,你知道吗,看到你在群里被点名,妈妈心里很不舒服的…” “知~道~啦~”
然后呢? 事实可能是:作业没写完,所以无法早睡;衣服还放在床上,根本没有收;果然被老师点名,上课态度不认真……
(图片来自网络)
很多孩子都和小新一样,对家长的话充耳不闻,特别是在聚精会神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更是如此。比如,看电视、做游戏、读书、画画的时候。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分析起来,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 选择性注意。
平时我们常说要提高孩子的注意力,其实“注意”包括: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孩子对手头的事情全然投入,对家长的话充耳不闻是一种“选择性注意”的体现。
所谓选择性注意,是指在同一时刻,面对多种信息,人们总是选择其中一部分来关注,而其他的信息则作为背景。
选择性注意
关注的信息在脑海中比较清晰,而背景部分则比较模糊。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你在出租车上打电话,当时的声音其实有很多,比如汽车的车轮声、外面的人讲话声,店铺里的广告声等等,但你所注意的是电话里面的声音。
所以,当沉浸在梦境、故事或者游戏当中的时候,孩子表面上听到了家长的话,但实际上,这些信息常常没有被注意,而是被忽略掉了。
当家长认为,“我都喊了你好几遍了,你都没有行动,太过分了!”
孩子那边,却常常觉得“我刚刚听到你大声喊,正准备行动了呀~”
面对孩子的“选择性注意”,家长应该怎么办呢?
一是引发孩子注意。
在与孩子对话前,可以使用新颖、有趣、奇特的事物,让孩子把注意力先集中在家长身上。优秀的小学老师在这方面都比较有经验,他们会用一个故事、一段视频、一个教具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出主题。
二是减少孩子分心。在与孩子对话时,先将可能让孩子分心的事物拿走,比如将电视暂停,把书本先扣起来,同时注视孩子的眼睛,让孩子重视。小学老师通常会要求学生不用那些比较好玩、好看的文具,目的也是避免孩子们上课分心。
三是保持高度耐心。孩子转移注意力和重新集中注意力是需要时间的,可能家长讲话的时候,孩子“人在心不在”,头脑当中还是游戏画面或者故事情节,这时家长一定要耐心,避免发火,可以温和而坚定地对孩子说“妈妈有话要讲”,从而使沟通能够开始和继续。
第二个原因是逃避沟通。
如果说,第一种情况是“没听清”,第二情况就是“不愿听”。
有些家长过度的唠叨和干涉,常常会引起孩子的反感。
马克·吐温曾经写过自己的一段经历。在一次牧师演讲中,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打算多捐些款;10分钟后,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是没有讲完,他决定一分都不捐;最终演讲结束时,厌烦不已的马克·吐温不仅没有捐款,还从盘子里拿走了2元钱。
行为心理学将这种由于刺激过多或者时间过久而引起的逆反心理,称为“超限效应”。
超限效应
同样,家长出于对孩子的关心和期待,往往会“多说几句”,已经讲过多次的话,翻来覆去地重复,孩子就会厌烦,有时还会觉得家长不信任自己。
有的妈妈说“我都跟孩子说了100遍了,他还是不听!气死我了。”
我就会提醒她说,“您和孩子说了100遍都无效,那么是不是说明,要考虑新的方法呢?”
比如,如果每天都对孩子说“上课要认真听讲”,那么这句话在孩子听来,就是一句“唠叨”,就不会认真对待,往往充耳不闻。
如果家长觉得,孩子根本没听进去,又更加多讲,可能就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另外,孩子有自己不同的想法时,家长如果不能倾听,孩子就会认为不被理解,就干脆不说话,“你说你的,我做我的。”这是非常让家长抓狂的。
这种情况下,家长又应该怎么办呢?
一是对孩子需要改进的地方,提前沟通和协商,做好约定,并认真遵守。
比如孩子希望有看电视或者课外书的时间,就可以在双方情绪都比较平和的时候,坐下来讨论,什么时间可以看,每次可以看多长时间,如果做不到,如何处理等等。这样就可以减少“孩子在看电视或打游戏,家长在旁边催促”的情况。
二是多倾听孩子的想法,少说多听.。
家长要尽量减少说教、命令、指责的沟通方式。比如有的家长,最擅长在外人面前说自己孩子的缺点。 别人说“你家孩子很用功啊。” 家长第一反应是“假用功,也没看他成绩多好。”如果孩子在旁边,他的内心戏可能是“我不要面子的吗?”、“在你眼里,我全是缺力。” “你根本看不到我的努力。”等等。
所以,要和孩子平等交流,多用开放式和启发式的问题。
什么是开放式问题呢,是相对于封闭式的问题来说的。
封闭式问题就是那些“好不好”、“行不行”、“有没有”的所谓“Yes or No”的问题。
孩子放学了,家长一看到他就问“今天开心吗?”
回答是“开心”或者“不开心”,或者“还行”,然后,可能就没有然后了。这就是封闭式的问题。
如果问问孩子,“今天在学校过得怎么样?有什么开心的事,有哪些不太开心的事吗?”
这样的开放式问题,就可以了解孩子在学校里面的生活,他的感觉、想法、情绪。比如孩子可能告诉你,最开心的事情是班级门外的那棵大树底下长蘑菇了,伤心的事情是同学们玩游戏没带他一起……
另外,可以多用启发式的提问,来了解孩子的内心。比如,读的故事让他有什么感受和想法,看的电视最吸引他的是什么,等等。用启发式提问,是促进孩子的输出,可以锻炼思维整理和表达能力。
有的家长说,除了学习,不知道和孩子能交流什么。这实在是个问题。说明家长对孩子的了解太少了。
三是要就事论事,避免给孩子贴标签。给孩子建议时,要侧重说明原因和原则,话在精而不在多,讲就讲在点子上。负面的标签不仅不能让孩子改善问题,还会带来消极的暗示,从而强化问题。
比如“你这么懒”、“真是不求上进”、“你总是马马虎虑”……这些标签会让孩子形成消极的自我评价和认知,尤其是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们来说,他们的自我认识主要来源于家长和老师的评价,这样的标签真的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
“孩子对家长的话充耳不闻,怎么办?”以上就是我们分析的两点原因和相应的解决方法。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说:“儿童的教养源自父母的行为示范,而非说教。”
荣格
如果您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不妨减少说教,以身作则,引导他、鼓励他,使他做得越来越好。
我是大鱼,下文讨论(2)孩子怕黑,怎么办。欢迎关注。
(主要参考书目《儿童心理十万个为什么》、《儿童教育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