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亲友如相问有可能问的是什么,洛阳亲友如相问是问我们什么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31 13:29:21

二.背景和性格

根据记载,王昌龄被众官员指告“不护细行”,“屡见贬斥”。王昌龄屡次遭贬斥,仕途极不顺利,这跟他的性格有很大关系,这也是众多大诗人的一个共性。

很多诗人性格倔强,看不惯官场的黑暗,不愿同流合污,又不能很好地掩饰自己的言行,所以结果只能有两个,或者退出官场、回归田园,或者被贬。

洛阳亲友如相问有可能问的是什么,洛阳亲友如相问是问我们什么(5)

这样的例子太多了,有屈原的“世人皆醉而我独醒”,有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有李白的“高力士脱靴”而最终“赐金放还”,有刘禹锡的屡次被贬而发牢*的“种桃道士”之诗。

王昌龄的性格和刘禹锡差不多,看不惯别人又不慎言谨行,被众人齐告“不护细行”,于是被贬。但他属于宁折不屈的性格,所以心里肯定不服气,只有靠写诗来发泄心中的怨气和不满。

因为政敌的诬告被贬的背景,加之王昌龄又是这样的性格,所以这里的“亲友”指政敌再自然不过了,就好比刘禹锡的“种桃道士”指贬斥他的权贵一样。

洛阳亲友如相问有可能问的是什么,洛阳亲友如相问是问我们什么(6)

三. 诗中词语

这首诗用语很悲凉,尤其是“寒”、“孤”、“冰”这三个字,跟亲朋好友放在一起显然不协调,而跟污蔑自己的政敌放在一起就恰如其分了。

有人说送别本身就不是乐事,用这几个字衬托心情不正好?其实《芙蓉楼送辛渐》有两首,本首是写当天早上送别情形,另一首是昨天晚上的送别情形,即“丹阳城南秋海阴,丹阳城北楚云深。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

“寂寂寒江明月心”已经把送别之情表达出来了,为什么还要写两首?那肯定是另有深意的。我推测,当天晚上王昌龄和辛渐喝酒的时候,已经发了很多牢*,辛渐完全能够读懂这首诗的弦外之音,但后人却光看表面文章,误解了此诗中“好友”的含义。

洛阳亲友如相问有可能问的是什么,洛阳亲友如相问是问我们什么(7)

好在诗人的心境不会骗人,此种心境带出来的“寒”、“孤”、“冰”恰是王昌龄留给我们解读这首诗的“钥匙”,在告诉我们,“好友”不是指有温度的亲朋好友,而是指冰冷的官场政敌们!很好理解,在写亲朋好友的诗中,用“寒”、“冰”等字是有悖常理的。

读诗不能只读表面意思,而要读懂“弦外之音”。通过以上诗意、背景性格和诗中词语三个方面的分析,我大胆推测,按照王昌龄的原意,“洛阳亲友如相问”中的“亲友”是指政敌,而非亲朋好友!

多思考才能有进步和发展,才能揭露事物的本质,盲从只能蒙蔽双眼。本文我认为还是有一定深度的,不管朋友们同不同意本文观点,深入思考一下这个问题还是有必要的。

洛阳亲友如相问有可能问的是什么,洛阳亲友如相问是问我们什么(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