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经济高速发展,物质极大丰富,养生则成了一种时尚。养生的背后,显示了人们对生命的渴望与追求。生命的延长已越来越成为现代人关注的亮点。然而,在自然界中,却有许多生命力极短的动植物,它们用短崭的生命诠释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成语“朝生暮死”,指的是蜉蝣由稚虫变成成虫后的生命过程。蜉蝣稚虫在水中生存,以水中微生物及植物组织碎片为生。幼虫生长期较长,它要脱皮二十多次,多者达四十多次,才能变成成虫。之后还要脱皮,成虫不取食,寿命极短。交尾后,产卵于水中,只存活数小时,最多七天,故有朝生暮死之说。
成虫的生命之短,让人感叹。稚虫在水中千辛万苦兑变几十次,常常会成为鱼类的食物;为的就是最后变成成虫,这几小时,一天,或者几天的振翅一飞;这是它的辉煌,这是它生命的里程碑,也是它生命的终结。因为它完成了它整个物种的延续,它实现了它的生命价值。虽死犹荣,死而无憾。千百年来,就是这短暂的生命,这昙花一现,让蜉蝣延续至今。
说到昙花,它原产南美洲,现在我国各地都有栽培。枝叶翠绿,娇美迷人;逢夜深人静,展现美丽姿色;花开时,绚丽夺目,幽香四溢;全株微微振动,似乎在使劲撑开柔白的花瓣,努力放出淡淡的清香。花开花谢,短短的四五个钟头,真有点弹指之间、稍纵即逝的感觉。
昙花生长在美洲墨西哥至巴西的热带沙漠中,气候又干又热,晚上比较凉爽;晚上开花,可以避开强烈阳光的暴晒;缩短开花时间,又可以大大减少水分的损失,有利于生存,让生命延续。日久天长,昙花在夜间短时间开花的特性,就逐渐形成。于是,基因代码便代代相传至今了。
由此看来,昙花一现,又是舍己利人、舍生忘我的举动。短暂的花期,使该物种得到保护,生命的价值,得到提升。
而比昙花花期还短的是王莲花。它原产于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叶片大,形状奇特,最大直径两米以上,叶缘直立卷起,形似小木盆。花朵较大,最大直径达三十五厘米。每朵花却只能开放三天,且每天颜色不同。第一天傍晚开花,花呈白色,芳香扑鼻;第二天变为粉红色;第三天变为紫红色。然后闭合,凋谢,沉入水中,孕育种子。
短暂的三天,成为其生命的亮点。展现了自我价值的实现,让该物种得到了传承保护。
小麦为人类提供了无数的美食,它的花一般在上午九至十一时和下午三至六时开放,大约只有五分钟。一朵朵不起眼的小花,挑在麦穗上,是世界上寿命最短的花,而它结处的果实,却养育了千千万万的人。很难想象,没有这短短五分钟的灿烂,人类将会以什么为生呢?五分钟的灿烂,让小麦遍布天下;五分钟的灿烂,让人类享尽人间美食;五分钟的灿烂,让多少人不再饿死街头······
如此看来,生命的长短,并不能决定生命的价值,更无法体现生命的意义。现实生活中,那些为了他人利益和生命而现出青春和热血的人,他们的人生虽短暂,却是崇高的,是辉煌的,是光彩照人的!
在保家卫国的疆场上,无数中华儿女用青春书写了壮美的诗篇。在红军长征路上,无数年轻的生命把热血抛洒,使得革命的火种得以延续,在中国大地上遍地开花,迎来了光明,迎来了欣欣向荣的今天!
生命固然重要,人活着需要养生,更需要养心,养徳。只有把心把德养足养好,才会养出辉煌的人生!
人生在世,既要身体健康,又要心理健康,更需要道德健康。只有这样,才能在器质上和生理上没有疾病;在生理和心理上与社会相互协调和谐;挖掘出自己的潜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去追求智慧与价值,做正确有益的事情;去爱,去感受,去享受生活,让自己变得更强大。
人,既要为自己活着,也要为别人活着。让理想,让信念,让美的观念,沐浴我们的人生。分清黑暗与光明,理解恨与爱,懂得好与坏,知道丑与美,明白失去与得到,才能充分体现生命的价值,让生命闪光发热,活得更有意义。
发表于网易《中国作家协会会刊》2015年第33期总第160期,并获第三界《龙魂杯》网络文学大赛散文三等奖
于喜京,男,山东海阳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散文学会会员,在《文学之友》《当代散文》《赣西文学》《林麓文学》《大沽河文学》《现代作家文学》《中国作家协会会刊》《胶东文学》《胶东文艺》《南粤作家》等刊物平台发表小说、散文等作品几十篇。在网易《中国作家会刊》举行的第三届“龙魂杯”网络文学大赛中获小说二等奖,散文三等奖。散文《灾难中的每个个体》获烟台市优秀抗疫文艺作品三等奖。散文《二老孔和他的菜园子》(2019)、《誓言》(2020)分别获黄海数字出版社《胶东散文年选》最佳作品奖,引起广泛关注,作品先后被《当代散文》《齐鲁壹点》《齐鲁晚报》转发。八篇散文作品入选《胶东散文十二家•于喜京卷》
壹点号 我的乡村我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