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继位后喜欢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不喜欢吕后生的长子刘盈,一直想要换太子,甚至拿到朝堂上去讨论。最后吕家在张良的指导下请来商山四皓,刘邦这才意识到太子刘盈羽翼已丰,此后无论戚夫人在他面前如何梨花带雨,他再也不提废太子之事。
以上是史书中对刘邦换太子一事的记载,按照这种说法,似乎刘盈能坐稳太子之位,商山四皓要居首功。可是商山四皓有这么大的威慑力么?
商山四皓说的好听点叫世外高人,其实就是四个有些名气的老人,在朝堂上没有一点号召力,军中更是没有支持者,他们的分量怎么就那么大呢?更何况刘邦也不是在书本中浸泡长大的皇帝,他对诸子百家都不感冒,黄老之学在他眼中也不值多少钱。这帮人在他眼中是“竖儒”,就是没见识的儒生。刘邦每次骂他们为“竖儒”的时候前面还要加上“乃公”二字,意思是你爷爷我不是你们这群没见识的儒生能糊弄的,你们有多远滚多远。为了表示自己对这群人的蔑视,刘邦还做出过把儒生帽子当尿壶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他怎么可能会因为商山四皓这四个有些名气的老头就改变主意呢?
有没有可能商山四皓只是个台阶,刘邦在意的并不是他们,只是他们出现的恰到好处。刘邦在意的若不是商山四皓,那会是谁呢?对刘盈有利还能引起刘邦重视的,想来想去也就只有吕家了。身为汉朝第一外戚,吕家绝非仅有吕后一个厉害人物,仔细想来,吕家从最开始,就充满神秘色彩。
《史记》中说吕家是搬到沛县躲避仇家的,因为吕老爷子与沛县县令交好,因此吕家的乔迁宴办的分外热闹。沛县大小官员都来捧场,萧何更是亲自安排宾客座位。贺礼不到一千铜钱的人都安排在堂下,可见这场乔迁宴规模之大。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吕家是因为躲避仇家才来到沛县的。即便是躲避仇家,难道不应该隐姓埋名么?即便吕家的仇家没有强大到哪种地步,可是你也应该低调点啊。这场乔迁宴可以说沛县有头有脸的都来了,整个沛县无人不知。办的如此风光,就不怕仇家得到消息找麻烦么?吕家为了躲避仇家才搬到沛县,可到了沛县却好大的排场,好像怕别人不知道似的。这一点自相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