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的李寻欢结局,李寻欢的结局是什么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4-01 07:29:43

可怜的李寻欢结局,李寻欢的结局是什么(1)

01

李勉是唐朝宰相、宗室,早年曾任开封县尉,后任监察御史,累迁至京兆尹兼御史大夫,拜岭南节度使。

这人是个正人君子。君子到什么程度呢?

还是个小鲜肉的时候,有一次他到河南商丘一带游玩,和一个儒生一同住在一家客栈。

那个儒生生了病,而且越来越严重,眼看好不了了,临死前把自己的后事托付给李勉:“李兄啊,在下的后事,就摆脱老兄了。在下所带银两,还剩下不少,请您用这些钱把我埋了吧,剩下的银子,就送给您了,希望您不要推辞。”

直到那时,儒生才告诉李勉他是洪州人,此次是到太原谋求官职的,不料病在途中,而且治不好了。

“这是我的命啊。”

儒生叹了口气,含着眼泪将银子交给李勉,一共有一百多两。

对于儒生的请求,李勉自然不能拒绝,但他并没有把剩下的银子揣进自己兜里,而是暗中放在棺材下面,一起埋了。

这就是典故“李勉埋金”的由来。

可怜的李寻欢结局,李寻欢的结局是什么(2)

值得说明的是,李勉家境贫寒,缺的就是银子。

但他不为所动,分文未取。

几年后,李勉成了开封县县尉,那个儒生的兄弟们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了哥哥的下落,又知道了是李勉为其办了丧事,于是专门到开封去见他,表示感谢过后问起银子,李勉便把他们带到墓地,把儒生送给他的银子挖出来,一分不少地交给他们。

老王:干嘛不存在家里,非要去刨人家坟地~

02

可是这个正人君子,却差点因做好人而丢了命,而想要他性命的,居然是他救过的人。

故事发生在他做县尉的时候,那时候他的工作,是主管抓捕盗贼。

有一天,一个被抓来的盗贼趁没人的时候对他说,你们搞错了,我不但不是贼,还不是一般人儿,如果您把我放了,总有一天我会报答您。

可怜的李寻欢结局,李寻欢的结局是什么(3)

这人谁呀?

李勉的目光,不由得被这个盗贼吸引住了,仔细打量起来,只见那人相貌非同一般,看起来的确不像坏人。

李勉当时未置可否,但是到了半夜以后,他让狱卒放走了那个盗贼,然后对狱卒说:“你也走吧。”

他采用此法避免了被追责,只是遭到上司轻微的批评。

李勉放走那人,倒不是希望得到他的报答,他还不至于那么傻,随便相信一个盗贼。

他之所以这么做,的确是觉得他不像盗贼。

那时候官府抓人,经常会抓错,这个也许就是被错抓的,他宁肯错放一千,也不想错*一个。

后来李勉任期届满,暂时没什么事干,就趁此闲暇时光,到处游历去了。

可怜的李寻欢结局,李寻欢的结局是什么(4)

有一次,他游历到外省另外一个县,得知那个县令的名字,与多年前他放走的那个盗贼的名字相同,心里一动,打算上门见一见,看看到底是不是那个人,如果是,那就太有意思了。

这样想着,李勉就让看门人进去通报。

县令一听来者姓名,立刻出来迎接。

李勉把这个给他下拜的县令拉起来,仔细一看,果然是当初他放走的那个“盗贼”。

大恩人来了,县令自然不敢怠慢,把李勉留了下来,让他住在县衙的厅堂之中。

县令自己也不回家,和李勉住在一起,对床而睡。

直到一起住了十多天后,县令才回了一次家。

巧的是,县令刚离开,李勉就感觉内急,急忙上厕所去了。

更巧的是,这个厕所,与县令的家仅有一墙之隔。

可怜的李寻欢结局,李寻欢的结局是什么(5)

于是,隔着并不隔音的墙壁,李勉听到了县令和他老婆的对话:

老婆:“你那客人,到底是啥来头,以至于你陪十多天都不回家?”

县令:“这位客人对我有大恩,他曾经救过我的性命,我得报恩。”

老婆:“要多少财物才能报恩?一千匹绢够不够?”

县令:“不够。”

老婆:“二千匹呢?”

县令:“不够。”

老婆:“那这个恩没法报了。难道你没听说过,大恩不能报么?你最好见机行事…”

然后是一阵沉默。过了片刻,县令才又开口:“夫人说得不错,我知道怎么做了。”

李勉听完他们的对话,吓得浑身一激灵,赶紧回到厅堂,一把拉起仆人,骑上马就跑,慌得衣服都顾不上拿。

夜幕降临,估摸着走出了县界,木有危险了,他们才停了下来,住进一个乡村小店。

直到那时,仆人才有机会问李勉,我的老爷呀,咱们这是干嘛呢,为什么要逃呢?

而且逃得这么急?

李勉这才把逃命的原因告诉了仆人,说完一阵长吁短叹,没想到那个县令,是这样一个忘恩负义之辈,早知如此,当初何必救他!

正当主仆感慨一阵,准备休息的时候,突然从床底下钻出一个人来,手里拿出一把明晃晃的匕首。

李勉顿时吓得脸色发白,正要开口,那人忙说:“大人休怕,我是一个剑客,是县令叫我来取你人头的。你们刚才的话,我都听见了。幸亏我听见了你们的话,不然就会错*好人。你们等着,我这就去把县令的人头取来!”

可怜的李寻欢结局,李寻欢的结局是什么(6)

剑客说着,飞也似地出门去了。

到了二更时分,剑客果然提着县令的人头,血淋淋地丢在李勉脚下,然后告辞,不知去向。

…比夜半,百余里至津店。津店老人曰:‘此多猛兽,何故夜行?’勉因言其故,未毕,梁上有人瞥下曰:‘几误*死长者。’乃去。未明,携故囚夫妻二首而至示勉。”

中国有句古话:大恩如仇。就是说你给的恩情太大了,对方一辈子无以为报,总是各种内疚,干脆就恩将仇报!

李寻欢和龙啸云,我想错的其实是李寻欢。

所以帮助别人时,"点到为止"就好,不要让你的"大恩"让别人成为小人。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