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走路走得好看,怎样走路才能漂亮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4-01 05:21:23

世界上最好的保健运动是啥?当然是走路,这是世界卫生组织、各国的运动专家首推的健康运动方式。

不过,有些人走着走着就“出事”了。网上有一位广西南宁的何女士,由于受到晒步数排行榜的影响,每天都走上万步锻炼,即使感觉累了,也会坚持多走几千步。没想到,三个月后,何女士一走路就膝盖痛,最终被医院确诊为膝关节滑膜炎。

一般来说,“跑步伤关节”比较常见,可走路走到关节、脚跟“生病”了,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走多了真的会损伤关节吗?

走路过多,关节负担重

走路虽好,但过度运动、不科学的运动方式、运动前准备活动不充分,都会伤害关节,给身体带来更大的负担。

据临床实验证明,90%的膝关节受损与过度运动有关。

况且,关节比我们想象中脆弱!肘、腕、髋、膝、踝等关节部位承担着我们日常的各种活动,是人体最受累的部位。

其中,膝关节要承受着全身的重量,活动范围大,生活中一些不经意的行为,就会对膝盖造成伤害。

随着年龄的增长,软骨的受损更严重,软骨下的骨头、韧带、肌肉等不可避免地发生磨损和老化。

有数据显示,约80%的60岁以上人群,膝关节软骨磨损得只剩一半。

因此,喜欢通过走路健身的朋友,不要为了健身锻炼而强行“暴走”。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量力而行,否则关节受损就得不偿失了。

科学走路有讲究

01

速度因人而异

可分为慢步走(每分钟约70~90步)、中速走(每分钟90~120步)、快步走(每分钟120~140步)、极快速走(每分钟140步以上)。

低强度是微出汗、有点喘,但不影响说话;中等强度是内衣有些湿的出汗、喘气,说话连贯性受影响。高强度是大汗淋漓、不想讲话。小编建议,老人可每周3天,每天45~60分钟,中速走、慢走交替循环。

02

地点可选土地、草地

走路比较理想的地点是草地、土地,地面有一定的柔软度,对足底起到缓冲作用。其次,在人行道上走也没问题,但最好远离机动车废气。

由于柏油路面过于坚硬,容易对膝盖和脚踝造成较大的冲击,因此,最好避免在水泥地、柏油路等硬地面上走。此外,公路边不适合快走,车流量大、空气质量差,容易对呼吸系统造成伤害。

03

要选轻便运动鞋

走路锻炼时,需要一双合脚、轻便、防滑的运动鞋。压脚背、挤脚尖的鞋子都不适合健走活动。相比之下,材质轻便、透气、鞋底与地面接触面大,以及有避震效果的鞋子穿起来更舒服,走路的稳定性更好。

04

时间选早上07:00,下午17:00~20:00

早上这个时间锻炼,是较好的减脂时间,但低血糖、心脏病患者最好不要晨练。上班族可以选择下午5~8点进行走路锻炼,不仅避免猛烈的阳光照射,还可以协调好时间,用空闲之余达到健身的效果。饭后慢步走,能促进肠胃蠕动,帮助消化。

05

走路前要热身

走路锻炼前,最好稍微活动身体,做伸展、拉伸四肢的运动。

最后,记得带上一瓶水,走路运动时少量、多次补充水分,减少体内的消耗。

找到适合自己的走姿

01

肥胖者

步速要快一些,这样可以使脂肪燃烧,从而减轻体重。

02

体弱者

体弱者只有步子大,胳膊甩开,全身活动,才能调节全身各器官的功能,促进新陈代谢。而且时间最好在清晨和饭后进行,每日2~3次,每次半小时以上。

03

便秘者

走路时加大腰、胯的转动,扭动地走,可以促进排便,防止便秘。

04

糖尿病患者

步伐尽量加大,挺胸摆臂。用力甩腿,最好在餐后1小时进行,以减轻餐后血糖升高。

正在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应避开胰岛素作用的时间,以免发生低血糖反应。

05

冠心病患者

速度不宜过快,以免诱发心绞痛。应在用餐1小时后再缓慢行走,每日2~3次,每次半小时。长期坚持有助于改善心肌代谢,并减轻血管硬化。

来源:约见名医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