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诗词中,“等闲”是一个常用词,但是稍稍有点不容于理解。“等闲”难以理解的原因是它含义较多,在诗词中不能一概而论,要区分理解,这就带来了理解的难度。
一般而言,“等闲”有如下一些含义。第一是“平常”、“寻常”的意思。清代诗人郑板桥在《山中雪后》中写道,“一种清孤不等闲”,就是这种含义。第二是“轻易”、“随便”的意思。大诗人白居易有“等闲栽树木,随分占风烟”,就是随随便便栽种树木的意思。第三种是“无端”、“平白”的意思。唐代文豪刘禹锡有名句,“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就像平地起波澜一样无缘无故就闹起了风波。
诗词很喜欢是“等闲”,而且使用“等闲”的诗句很容易出名句。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关于“等闲”,有哪些名诗、名词和名句。
1.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描写春天的名诗很多,但宋代大儒朱熹的这首《春日》永远能占得一席之地。宋诗的特点是有哲理,但能写得非常美,又有一定的哲理,在宋诗中是不多见的。下面,我们来看看这首《春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风和日丽,我们游春在泗水之滨,顿时感觉到无边无际的风光,像是焕然一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里的“等闲”,就是轻松、轻易、随便的意思。在这里,我们很轻松就可以看到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一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人们往往喜欢“万紫千红总是春”,给人们带来的活泼美感;却忽视了前半句,“等闲识得东风面”,是谁让我们很轻松就能看到春天的面貌呢?当然是“春风”。所以,当我们在享受美好生活的同时,我们也要感谢带给我们好美生活的人们,他们就像“春风”一样。
一个“等闲识得东风面”中的“等闲”,告诉我们,当我们能够随随便便赚到大钱的时候,不要肤浅的认为这是自己的能力,不,这是时代的大潮,是党和国家的赋予。
2. 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韦庄曾经年少轻狂的我们,视离家流浪为“自由”。就像黄家驹唱的,“满带理想的我曾经多冲动,屡怨与她相爱难有自由”,在少年的我们眼里,家就是羁绊,就是不自由。可笑的是,古诗词一再告诫我们,不是这样的,但我们还是一次又一次的重复这样的错误。不信,我们来看看唐代大才子韦庄的这首《含山店梦觉作》:
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
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
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
“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曾经为了理想,经常颠沛流离,习惯别家外出,把挥一挥衣袖,离家闯荡天涯视为很平常、很普通的事情。这里的“等闲”,就是平常、寻常的意思。
“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多少年以后,我在灯前眯了一会,就梦见了江南,梦见了家乡,原来在我内心深处,一直没有离开过家。于是我惆怅起身来,看到眼前山月已经斜了,这个月亮,哪有我家乡的月亮明呢!
当年是多么“等闲”,现在就有多么“惆怅”,这难道是人生的死结吗?与这首诗意境相思的还有宋代诗人万俟咏的《忆秦娥》:
天如洗。金波冷浸冰壶里。
冰壶里。一年得似,此宵能几。
等闲莫把阑干倚。马蹄去便三千里。
三千里。几重云岫,几重烟水。
等闲莫把阑干倚。马蹄去便三千里
“天如洗。金波冷浸冰壶里”,一看就是秋天的景色,这样的景色,容易让人思乡。“等闲莫把阑干倚。马蹄去便三千里”,这里的“等闲”,是轻易、随便的意思。不要随随便便就倚靠阑干,然后看这中秋月景,这让人想到团圆,想到家乡。但马蹄一动,我就离家三千里了,如何看得了这团圆的景色?
3. 叹我等闲白了、少年头,朱敦儒在诗词中,除了“乡思”,叹“似水流年”也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当年孔夫子就在水边说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宋代词人朱敦儒也是对此深有感触,这首《相见欢·其一》,是他有感而发:
泷州几番清秋。许多愁。
叹我等闲白了、少年头。
人间事。如何是。去来休。
自是不归归去、有谁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