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斯顿原创文章 | 默默
《虎嗅》在2018年5月19日转载了作者为“普象工业设计小站”的《甲壳虫简史》,文中对甲壳虫的诞生、发展以及没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本文中出现一些资料,尤其是广告片也出自这篇文章,在此表示感谢。
我相信很多人在观看《大黄蜂》,面对大黄蜂最后变成为甲壳虫时一片错愕,在年轻一代的印象里,大黄蜂不应该是科迈罗又什么时候变成了甲壳虫呢?
说起来,《大黄蜂》的上映,大众汽车弥补了一项遗憾,原本属于甲壳虫的大黄蜂,在《变形金刚》真人电影里一直被雪佛兰科迈罗占据着,以至于未来大黄蜂这个角色可能再也不会和大众有任何关系,大众汽车一直备受关注的甲壳虫汽车,也可能因此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下降一波。
然而更让大众汽车尴尬的是,甲壳虫这辆车刚刚在不久前宣布停产,所以我们想象不出大众在面对是否要赞助《大黄蜂》时的那股踟蹰劲儿。想来,大众汽车心一横便做下决定,死都要和大黄蜂扯上关系,否则甲壳虫文化的一部分而便从此荡然无存了。那么,甲壳虫文化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化?
最开始甲壳虫其实称不上什么文化,正如《甲壳虫简史》里阐述的那样,甲壳虫是受阿道夫·希特勒委托于20世纪30年代,经由费迪南德·保时捷设计的一款经济型轿车,目的是让每个德国家庭轻松拥有,所以最起初一辆甲壳虫汽车的价格相当于一辆摩托车,但即便如此它也没能火起来。
真正让甲壳虫成为和“可口可乐”并驾齐驱全球品牌,还得是美国的功劳。在60年代,美国占据了全球汽车市场60%的份额,但进入美国市场可不是那么容易,尤其是60年代。正值美国婴儿潮的时代,美国三大巨头逐渐推出越来越夸张的产品,正如凯迪拉克巨大的战斗机尾翼,越来越宽、发动机越来越大的福特野马,甚至在1966年,雪佛兰为了对抗野马第一次推出了科迈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