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校暗*元首确有其事,而且早就搬上了银幕。德国人拍过《暗*希特勒》,好莱坞出的《行动目标希特勒》,都是对“7·20事件”的描摹。个人感觉,德国人自己的讲述更写实,这大约和德国人轴到家的严谨性格有关吧。《暗*希特勒》几乎就是对史实的还原。至于美国人拍的《行动目标希特勒》,画面华丽了不少,笔挺上校制服里的阿汤哥也够帅,可电影超越前人的地方实在不多。倒是这部《无耻混蛋》真真出彩,虽然剧情是胡编乱造,和“7·20事件”绝挨不上边,但却硬是完成了上校对元首的成功刺*。比起《行动目标希特勒》的风萧萧兮易水寒,《无耻混蛋》的happy ending充满喜感。毕竟,干掉希特勒,现实买单的方式是几百万人焦土柏林,而《无耻混蛋》的价码只是一个小电影院里的血浆爆棚。战争结束于影院,远好过结束于柏林呐。
虽然是胡编乱造臆想出的故事,但昆汀把《无耻混蛋》讲述得起承转合,有板有眼。算得上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了。故事起点是1941年的法国,纳粹党卫队的汉斯·兰达上校一亮相就气象万千。冷血残酷又才华横溢,温文尔雅的谈吐之下尽是咄咄逼人的锋芒,一出手就是屠夫手段,手起刀落痛宰一个藏匿的犹太家庭。“犹太猎人”真不是浪得虚名。
几乎被灭门的犹太家庭跑出了一条漏网之鱼。这个姑娘逃亡后隐姓埋名,投亲靠友又继承亲友遗产,有了一家电影院。像许多老套的故事一样,电影催生的爱情冲动又在时光机上复印了一遍。只不过,少女和纳粹有血海深仇,少男偏偏是纳粹的英雄士兵。男追女,隔层山,又加上仇恨作梗,少女对少男只能是拒之千里。倒是英雄士兵痴心不改,求之不得,寤寐思服,反倒有了更强烈的追逐兴致。为求美人一笑,英雄士兵把《国家的骄傲》的电影首映会拉进了这家小小的影院。男人想要讨好女人,是可以无所不用其极的,亡国灭种都闹得出来,夏之妹喜、商之妲己,血的教训可谓惨痛。纳粹小英雄,看来是满脑子美女了,他说服戈培尔把《国家的骄傲》弄进这家小影院,那效力不下烽火戏诸侯了。不仅马丁鲍曼、戈培尔这些纳粹菁英齐聚一堂,连帝国元帅戈林、元首希特勒都应邀到场了。就像英国人说的,“所有烂蛋都放到一个篮子里了。”盟军最想*就是把篮子炸飞,让这帮纳粹像去年的残雪,从土地上蒸发。挖空心思派出来一个精通德国电影和语言的精英小组,满打满算能混进首映式塞炸弹。结果,没等接上头就在酒馆里让一帮喝大了的德国兵给端了。第一阵容团灭了,板凳队员们临时起意上来撑局面,打算继续搞这个不可能的任务。没一个懂德语,愣是硬往德国人堆里扎,蹩脚的表现状况百出,又撞上现场的安保负责是“犹太猎人”汉斯·兰达。刺*希特勒这点心思,早让人家精明的党卫队上校一眼窥破了。种种不利之下,“mission impossible”只能是流产,但结局却硬是弄成了。这个片子里,昆汀让人意想不到的地方不少,可就数最后这回的图穷匕见翻转得精彩。关键时刻,汉斯·兰达成了党卫队的王佳芝。《色戒》里,王佳芝将易先生诱进陷阱,*手未至,爱情却先动了心弦,她终不忍*一个她爱的人,最终扭曲颤抖着把“快走”两个字吐出口。剧情由此剧烈翻转,易先生一语惊醒,急走忙逃,逃遁之后,就是反手一击,大批日伪特务围剿了王佳芝们,几个小时后,他们被毙在南郊石矿场。王佳芝一个闪念的转向,围猎和猎物便瞬间换位。汉斯·兰达的转向,则给炸飞希特勒的蹩脚计划送上了万里青云。
原以为“犹太猎人”是希特勒的铁杆,可万没想到最终会是这位上校来送元首上西天。就像易先生能踏进陷阱,那脚下步步都踩的是对王佳芝的深信不疑。“7·20事件”里,施陶芬贝格上校能把定时炸弹塞到元首桌底下,也是凭了希特勒的信任。获得信任的资本,未见得就是对忠诚的祭礼。足够反讽啊,我把信任给了你,你却把它当成背叛的资本。就像马克吐温说的那句话——It ain't what you don't know that gets you into trouble,it's what you know for sure that just ain't so.“让你遇到麻烦的不是未知,而是你确信的事并非如你所想。”《无耻混蛋》,就让希特勒死在了这一点上,而且还搭上了整个第三帝国的高层。爆炸巨响之前,还要来一场弹雨的复仇,让那些纳粹精英血浆翻飞一番。难怪美国人爱这部片子,说“影片充满了血腥但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