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碧海微光
2003年上映的《海底总动员》,是史丹顿以及李·安克里治两人导演的美国动画电影。该影片一经上映就好评如潮,曾一度刷新了美国历史上动画电影的开画票房纪录,是2003年全球票房第二的电影,全球总票房9.26亿美元。该影片于2004年成功收获奥斯卡最佳动画片奖,导演安德鲁·斯坦顿也凭借此片第一次拿到奥斯卡小金人。承担该片动画制作的皮克斯工作室,就此开启了走向美国顶级动画佳作制造者的征程。
这是一部关于爱,关于勇气,关于成长和自由的故事,温暖又揪心,简单又满含深情,通过小丑鱼父寻子的一路历程,在欢乐中诠释父爱、成长、勇气的价值,是一部给儿童带来欢乐喜欢,给成人带来思考和顿悟的绝佳电影。
生性谨慎胆小的丑鱼爸爸马林因为对儿子尼莫过度保护,小尼莫产生了叛逆心理,急于要反抗父亲证明自己的尼莫游入深海而被潜水员抓走,痛彻心扉的马林开始了一场万里寻子路。寻子路上,马林遇到了有短暂记忆健忘症的蓝唐王鱼多莉,两条鱼一路经历了鲨鱼嘴边逃生,穿越水母群,鲸鱼肚中生死一线的千难万险,最终实现了父子重聚。
《海底总动员》之所以十几年后仍能称为动画电影的经典,主要归功于:一、影片绚丽多彩的动画效果、栩栩如生的海底景象,让观众深陷真实又梦幻的海底影像中,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海底震撼;二、故事温暖简明,叙事角度独特,以父亲和儿子双线并行的方式把每一个家庭、每一对父子之间会有的故事铺展开来,最容易触动人心引起共鸣;三、人物的对比刻画,以配角促成主角的成长,更能突出电影的核心价值。
此外,结合电影展现的情节,深入探讨可以看到电影背后的引申价值:父母不是孩子人生的主宰,对孩子的过度控制和保护是害不是爱。
01 色彩绚烂、震撼逼真的动画效果,带给观众一场视觉盛宴动画电影的一个重要元素就是其动画色彩,能够展现给观众丰富的色彩和逼真的效果,也能够铺陈情绪、烘托情节,提升整个电影的质价感。
《海底总动员》被称为充满视觉感染力的天才作品,其动画效果的成功点主要集中于色彩渲染、情节烘托和细节精良三方面。
- 一、饱和的色彩渲染,呈现一个梦幻的海底世界
实际的海底世界是昏暗的,但为了烘托海底的意境,影片采用了饱和度较高的渲染方式,呈现出形态各异的海洋生物和大海天然的色彩。整个影片以明亮的蔚蓝色为底,层层铺陈渲染出变化多姿的色彩。全片多见高饱和度、高纯度色彩的搭配,带来视觉上的观感冲击。
同时,色相对比、冷暖色调的搭配渲染也是组成梦幻世界的重要因素。主角丑鱼用亮橙色、白色条纹交互,与蓝色海洋形成对比,鲜明又和谐,既是突出主角色彩,也是应用色彩美学吸引观众眼球。用晶蓝的海洋色渲染出红色鱼卵的小丑鱼的家,柔软的海葵舞动带来视觉的美妙,海洋学校色彩斑斓多彩的海底生物,给人带来愉悦欢快的体验。
《海底总动员》在制作时每一帧画面需要渲染4天时间,极尽逼真的渲染呈现出的动画场景,在意境上奠定了观感的舒适度和情绪的欢快性,视觉上打造出了美轮美奂空前壮观的海底世界,皮克斯也用其独特的动画色彩设计成就了自己无与伦比的动画制作王国。
- 二、场景中的色彩变换烘托情节开展
成功的动画色彩,会在场景的色彩铺垫和转换中烘托出情节的发展,让观众在视觉体验中感受到影片所要传递的快乐、忧伤、美好、幸福等内心情绪。
小丑鱼尼莫因为反抗父亲而游向深海的大船时,背景的海由初始明亮的湛蓝色慢慢转变为浓郁的深蓝色,给人视觉上营造出一种紧张的氛围,为接下来尼莫被抓的情节做好了情绪铺垫和故事承接。
作为《海底总动员》最震撼的场景,马林和多莉落入水母群的场景,皮克斯运用了一种全新的阴影方法,叫做模糊透视法,这是介于三维动画和二维动画的中间策略,让画面的呈现比三维效果柔和,比二维效果更真实。
遵循观众的审美和情节发展的需要,马林和多莉刚遇到水母时,它们是粉红色半透明的颜色,给人以安静温柔的感觉,但随着情节发展,水母分泌毒液伤害他们时,整个场景的色彩中加入了淡淡的紫色,增添了人视觉中的紧张急迫感,是应用了视觉色彩来烘托故事情节的危险感。
动画场景不是单纯的背景,故事的氛围、情节的起伏都在动画色彩的巧妙变换中呈现。《海底总动员》正是把握住了动画色彩和场景应用的精髓,以色彩烘托情节,在瑰丽奇观的景象中引领观众走进故事的核心,情节与意境互相衬托,更能加深影片给人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