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羔羊影视评论,电影沉默的羔羊好看吗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4-02 13:42:04

1、 永不歇幕的人性故事

挺早的一个电视访谈里,记者问香港导演杜琪峰"生命终结时,最想带走什么?",杜导含着一口港普诚意答曰"想带走自己拍过的所有电影。"我心里想,杜导就是杜导,"两岸"的观众真不少!转过头再想自己,作为一个十八线小导演,自己那些不成气候的小广告包括自恋小视频,带到彼岸世界也没什么粉丝。非得带,就把自己收藏的DVD们都带上吧,不枉它们跟我一场。VCD和DVD曾经滋养了多少热爱电影的灵魂我不太清楚,在网络资源还不太发达的千禧年初,我只知道我们学校门口的碟店老板已经去美国玩耍过两回了。即便现在,我仍然觉得碟片是极佳的储存介质,它的装帧封面往往就是电影的海报。那些形形色色的海报恰是你与电影之间遭逢的第一眼。你要承认,人那么主观的动物,"眼缘"这东西是确乎存在的。一个人,一样事物,你很可能第一眼便爱上,也可能第一眼就注定要忘掉。

《沉默的羔羊》的主款海报无论你爱不爱都会印象深刻。纯黑的背景上,女主角苍白迷惘的脸被高光打亮,双唇则被一只骷髅飞蛾封印。这个令人惊悚的故事在你仔细端详海报上女主角的那一刻,便已经开始了讲述。曾经是记者的托马斯·哈里斯因创作"汉尼拔"系列小说而声誉鹊起。小说后来改编成舞台剧、电影和电视剧。同名的四部电影最忠实于原著。其中《红龙》和《汉尼拔崛起》算是外传,《汉尼拔》是男神本纪,《沉默的羔羊》是女神本纪。这就不难理解,在《沉默的羔羊》这部电影里,朱迪·福斯特扮演的美国联邦调查局特工克拉丽丝·史达林才是真正的主人公,整个故事一直跟随她展开,中间没有硬性的切换。故事是从史达林接受一个任务开始的。主人公的出场饶有意味,用了大量视听语言来做铺垫。维吉尼亚州的某密林深处,浓雾的早晨,史达林孤身一人在做魔鬼式体能训练,整体环境是灰冷的调子,观众的耳廓里间或可以听到女主角沉重的喘息声、乌鸦的戾叫声,背景音乐里大提琴始终在低音区徘徊、死死压制住企图清亮起来的管乐。拉练过程中,男同事通知她,上司克劳德正在办公室等她。史达林迅速离开密林,走进一栋冷峻的青灰色建筑。在男性占绝对比例的人群中,身材娇小的她身上总停留着不同男人投射过来的目光,一口西维吉尼亚(该州盛产煤矿但GDP倒数,请参考中国的山西)口音让她也无法做到足够自信。到了办公室,她看到墙上"水牛比尔剥下第五个人的皮"的剪报和照片,接着上司派了任务给还没有毕业的她,让她去接触食人魔汉尼拔博士,观察他并搜集和本案相关的线索。她依命办事,去巴尔的摩精神病院探访汉尼拔。两人的第一次见面无疑是让人心碎的,史达林不仅要忍受猥琐自恋的奇尔顿医生的语言调戏以及受性欲驱使的精神病罪犯的秽物突袭。最另人丧气的,是她还没来得及将自己成绩全部为A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就被汉尼拔剖析得体无完肤(他看她的打扮和证件、听她的口音、闻她的体香、揣测她的前史)。汉尼拔先是拒绝史达林配合破案的要求,最后因见不得小丫头受辱才补偿性地提供了"莫菲小姐"的线索。一个才华出众的导师是不会直白地告诉学生考试答案的,他要引导她,他要启发她,直到她成长为真正的英雄。带着不多的收获,史达林逃也似地出了地底牢房,她惊魂甫定,神思恍惚中带出创伤前史:原来她的爸爸也是一名警察。

触动观众的电影一般都由三幕组成。人心会本能地寻求开头、中间和结尾来解读任何故事的意义。这段不到21分钟的开场戏是好莱坞优秀剧作里很典型的"第一幕",也就是影片的"建制段落",主要用来交代核心人物、故事环境以及引发事件。老练的编剧会在第一幕之初塑造一个经历过深刻情感创伤的主人公——一个内心孤独的伤心人。紧接着的第二幕是一部电影的真正核心。第二幕中,主人公会追寻一个明确的、可见的目标,还必然面对对手的强烈阻挠。史达林很聪明,也足够勤奋。一组过场戏之后,她找到"yourself"仓库,承租人的名字正是"莫菲小姐"。这部电影构思的巧妙之处就在于,它借用了一个刑事犯罪故事的外壳,表面看是在追捕坏人,其实是主人公内心创伤的弥合之旅。换言之,站在舞台中央的是克拉丽丝,而潜藏在故事中心的则是汉尼拔。所以即使2个小时的全片中,安东尼·霍普金斯的出场只有区区16分钟,但他最后问鼎的依然是奥斯卡的最佳男主角(而不是男配角)。这就有点像傀儡戏结束时,傀儡角色谢幕之后,操作傀儡的演员也需要出来再次谢幕一样。他是躲在主角背后的主角。

我们接着跟上实习生史达林破案的脚步。我们英勇无畏的女主角用千斤顶撬开了这间尘封十年的仓库,在里面找到了用福尔马林浸泡的男人头颅(掉落的假睫毛暗示这是一个性别认知非主流的男性),同时她猜出了字谜,在雨夜兴冲冲地再访汉尼拔。俯视镜头里,牢房的传递抽屉里送出来一块干净整洁的白毛巾。这是两位主人公的第二次见面。两次的共同特征总会比一次多出点规律的意味,汉尼拔的正面戏份不多,但出场的设计均可谓精心。两次都是女主角的一"动"衬出导师的一"静",霍普金斯开始正式表演前都会有一个极其克制的"休止"。我记得木心在文集里引述过,一个伟大作曲家,奥义和精髓就在于他的"停顿"之处。好的演员常在"动"里做文章,而伟大的演员则在"静"里见功夫。汉尼拔给了史达林一些启发,史达林似懂非懂。牢房里的灯全部打亮,史达林发现汉尼拔的风景画被搜走了,还得被道貌岸然的布道节目每天洗脑。这个细节引出他与奇尔顿的宿怨,也为结尾他报仇埋下伏笔。"我会帮助你找到他的。"在男女主人奇特的人物关系里,他是对手、亦是导师,在这里更似恋人一般许下诺言。接下来的一场戏便是典型的人世间"不明角落里的罪恶",凶手再次动手了,罪恶只有被害人的猫在边上见证。节奏加快的情节段落中,史达林跟着上司克劳德来到被害人家中,透过半打开的房门(暗喻着史达林的心门/记忆之门),女主角再次追述前史/暴露内心,她的爸爸在她很小的时候便去世了。法医在死者家里验尸,克劳德让史达林观察并作记录。因为克劳德的提携(他也是片中女主角的另一个导师),我们美丽的实习生提前上岗了。史达林不负所望,在死者喉中发现了虫茧。虫茧很快被鉴别出来,真相露出来的部分越来越多。这个时候发生的一件事,看似无关主旨,却改变了案件的走向——参议院的女儿被凶手掳走了。史达林第三次拜访导师。两人的交流依旧隔着厚厚的玻璃墙,中间只有一个传递抽屉来交换东西。这一番交谈中,史达林略占上风/主动,她把自己藏在诱人的交换条件背后(我想起王菲的一个歌迷曾经这样讴歌偶像,说王菲是一个"躲"在"你啊,你啊"这种看似疏离歌词背后的深情女子,真是我菲的忠实粉丝),但是导师并不放过她,他要求她把自己的伤疤作为交换条件,史达林只能再次暴露内心,她的袒露最终让食人不知味的导师为之动容,汉博士再次开金口为学生授课:女受害者体态的共同点是肥胖,她们口中的飞蛾寓意着"转变"。这场戏中,两人既是对手,又是师徒,也是破案的搭档。汉尼拔进一步分析异性癖和暴力之间的关系,却都被奇尔顿偷听。奇尔顿插手,参议员介入,克劳德替史达林顶包,汉尼拔被转运去见参议员。霍普金斯老师在同一所牢房里贡献出三场精彩绝伦的演出之后,终于转换了舞台。接下来的表演要求无疑更高,连嘴巴带鼻子都被特质的金属口罩封住,留给影帝的表演空间只有他那双水汪汪的蓝眼睛。汉尼拔被转移到了孟斐斯的法院大楼。史达林第四次夜访导师(也是最后一次),她用了一些小伎俩骗过闲杂人等,并带来了汉尼拔被搜走的画。导师对她第三次拜访时欺骗了自己仍有介怀,回报她的自然也是谎言——他之前告诉参议员的都是谎言(也为最后"正义之师"被误导做了铺垫)。真话即是情话,是要留在师徒之间讲的。看到这里,没有爱上这位狡黠风趣的导师的观众,请不要举手。交换游戏再次被拣起,"本质是什么——他贪图",给出最终答案的导师追问史达林童年噩梦是什么——无边的暗夜里十岁的孤女听到羔羊的尖叫声,"他们在宰*羔羊"。直到这里,主人公伤痕累累的心理版图已经裸露在观众面前,她破案是因为要自救于童年阴影。最后30分钟的揭谜部分/第三幕,史达林顺着导师临别前的话来到死者家中,得到真传的高徒终于发现了线索,她兴奋地告诉另一名导师克劳德,却意外地被通知在最后的搜捕行动中自己出局了,她被这名导师"抛弃"了。一组平行剪辑段落中,每个人物都行动了,包括史达林、搜捕组、被害人。剪辑师吊足了观众的胃口,但悬念总要揭晓,正如前文所说的,史达林才是抓捕真凶最后通关的孤胆英雄。

2、 三个病人一台戏

我第一次看这部电影是在高二。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们可爱的学校高举着减负的伟大旗帜,组织了一个名为"快乐两小时"的课余活动。孩子们不用上课,下午可以在学校开放的公共空间摸爬滚打、各种玩耍。一般孩子吧,都会选择去操场释放荷尔蒙或到教室里猜个谜抽个奖啥的,我不知哪根神经搭错地走进影音教室去看电影。那天选放的片子正是在92年奥斯卡典礼上风头无两的《沉默的羔羊》。鉴于我目前还没有成为世界一流导演,无法在回忆录里装模做样地论证出自己的巨大成功与高中时看的两部名片(另一部是王家卫的《东邪西毒》)之间的宿命联系。我只记得看完电影,从影音教室迈出来的两条小短腿都像失去地球引力一般,满脑子都是汉尼拔那张似笑非笑的脸。直到后来正式修习电影,见多了不同电影里刻画的黑暗角色,安东尼·霍普金斯扮演的这个角色依旧在我心头无法磨灭。很长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别人问我心里的男演员TOP 1,我都会用洋泾浜的英伦腔条件反射地念出我家霍老师的名字。也不知是他演活了汉尼拔,还是汉尼拔索性活在了他身体里。这种物我两忘、形神合一的表演心流之作,纵观一百二十多年的电影史,也并非世出。有影迷曾将汉尼拔和"小丑"(《蝙蝠侠黑暗骑士》的角色)并列为影史上最知名的两个反派人物,在各大电影论坛里被反复论及。黑暗人物让人印象深刻并不稀奇,因为他们所呈现出的人性的维度更接近真实。我记得影评人毛尖这样评价过希区柯克:看希区柯克的电影,从来不希望黑色人物被绳之以法,这是他的邪恶,也是他的厉害之处。黑色人物穷凶恶极,但如果他有一个悲惨的童年,反倒会激起观众更大的同情。在汉尼拔系列小说/电影里,大家可以看到这个冷酷无情的高智商罪犯,有着一段满目苍夷的童年往事——最爱的妹妹被蚕食,而自己为了生存也参与其中。可以想像,在《沉默的羔羊》中,他和另外两位病人——幼年丧亲的史达林和遭受继母虐待的水牛比尔——一样,也曾是那只沉默的羔羊,也曾久久徘徊于人生的幽暗深谷求死不能。

就在上个月,刑辩律师邓学平在为张扣扣案高院能刀下留人做最后一搏,他在洋洋洒洒七千言的辩护词中引述了弗洛伊德的一段话:人的创伤经历,特别是童年的创伤经历会对人的一生产生重要的影响。悲惨的童年经历,长大后再怎么成功、美满,心里都会有个洞,充斥着怀疑、不满足、没有安全感……不论治疗身体还是心理上的疾病,都应考虑患者童年发生的事。那些发生于童年时期的疾病是最严重、也是最难治愈的。

不禁想起鲁迅先生在《狂人日记》里彻心彻骨的呐喊:救救孩子!这个世界若少了悲惨的童年,该是会美好很多吧。救救孩子,或帮帮他们,我从未如此强烈地祈盼着。

8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