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大家都听过“伯牙子期——高山流水觅知音”,讲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琴师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
伯牙是当时著名的琴师,琴技高超,被称为“琴仙”。钟子期是一个为了侍奉双亲而在山野间靠打柴为生的樵夫。
伯牙成名后将自己对大自然的壮美神奇和领悟到的音乐真谛谱成曲调,此曲调优美动听、犹如高山流水一般。伯牙在世人面前弹奏此曲,众人虽称赞他琴技高超,但却始终没有人能真正理解曲调中的含义。
这一年的八月十五,伯牙乘船在汉阳江口遇到风浪,停泊在一座小山下等待风浪过去。等到风浪平息,月上梢头,景色宜人,伯牙琴兴大发,弹起了琴。一曲未毕便看到了岸边站着一人正专心致志地听着他的曲调,伯牙看其是樵夫打扮,心有不屑,觉得樵夫听不懂他在弹什么,便问道:“你知道我弹的是什么吗?”
谁料这樵夫不仅知道伯牙弹的是孔子赞叹弟子颜回的曲谱,还认出了伯牙的琴是相传由伏羲氏打造的瑶琴。伯牙心生佩服,接着又弹奏了几曲,樵夫均能说出出处和含义。最后伯牙忍不住将《高山流水》弹奏了出来,当伯牙激动地弹出高亢雄浑的曲调时,樵夫说“我仿佛看到了巍峨的高山”;当伯牙心怀忐忑的弹出清新流畅的曲调时,樵夫说“这琴声仿若潺潺的流水”。
“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善哉,洋洋若江河!”
只说这两句,伯牙便认定了此樵夫就是自己千载难逢的知音,问其姓名,樵夫答:姓钟,名徽,字子期。
伯牙与钟子期相见恨晚,互为知己,秉烛夜谈,在船舱内顶礼八拜,以兄弟相称。
天亮后,两人相约次年中秋再聚。谁知第二年伯牙前来相聚时,钟子期已因病亡故。而钟子期死前还惦记着与伯牙的约定之期,便让人在他死后将他埋骨于汉阳江边,到八月十五相会时好听到伯牙的琴声。
伯牙听闻钟子期的死讯后心间悲恸不已,在他坟前痛哭流涕,并作《高山流水》,曲调悲切、哀怨凄凄。曲罢,伯牙悲痛欲绝,直接摔碎了手中的琴,此后终身都不再弹琴。
曲高和寡、知音难觅说的便是伯牙和钟子期之间的情谊。
遇到钟子期的时候,伯牙已经二十七八岁了。在钟子期之前,还有一人的故去也曾经令伯牙断弦绝琴,那个人便是伯牙的妻子——绿绮。
相传绿绮也是一个知书达理、附庸风雅的女子,与伯牙两人情投意合,最爱听伯牙弹琴奏曲,可惜她自己却并没有什么琴技。
但有这样一位知情知性又十分赞赏自己鼓琴的妻子,对于伯牙而言已然十分惬意。然而,好景不长,后来妻子得了重病,伯牙遍访群医也无法根治,便渐渐地无心再弹琴了。
直到有一天,妻子突然大好,精神也空前振奋,直言想听伯牙弹琴。伯牙心里欢喜,连忙抱了琴出来弹奏。琴声悠扬动听,妻子也听得十分欢喜。伯牙弹了一曲又一曲,弹性正浓之时,琴弦突然应声而断,而妻子也已然咽了气。
伯牙心中悲伤不已,将琴收起,不再弹琴。
直到一年后,有亲戚给伯牙介绍女子。伯牙本不欲再娶,但是经亲人劝解开导,便前往女方家进行相看。伯牙才华横溢,家境也好,女方一眼便看中了。但是女方听闻伯牙琴技高超,便要求听伯牙弹奏一曲再定亲。
其实伯牙也看中了女方,虽然心中还惦记亡妻,但是觉得“人死不能复生”,便回家将搁置了一年的琴取来。因亡妻病故时断裂的琴弦一直没有接,现下便当着众人的面将断弦换下,重新续上了一根新弦为众人弹奏了起来。
而这个故事也就是“续弦”的由来,即死了妻子后再娶。
绿绮和钟子期都是对伯牙有深刻影响的人,也是先后死去得到钟子期以琴奠念的人。绿绮作为伯牙的第一任妻子,处在伯牙琴海生涯的早中期位置。那个时候伯牙以琴技超群为荣,侧重于世人的认同感。而钟子期处于伯牙琴技已达到一定高度的时候,此时的伯牙曲高和寡、遗世独立,他更想要的不是世人喜欢他的曲,而是理解他的调。他将自己的音乐感悟融汇在曲调里,将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弹奏出来,渴望世人能懂。但是能懂他的人,只有钟子期。
所以,绿绮死后,他只是封了琴,而在钟子期死后,他却直接摔了琴。
士为知己者死,大概便是如此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