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心安处是我乡”,一个人盛赞某个地方,往往是因为那里是他的精神家园。
中唐,长庆初年,(823、824之间),大诗人白居易眼见朝政日非,主动要求外放,到杭州任刺史。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里的山水是那么的迷人,诗人在这里修筑圩堤,疏浚湖泊,颇有政绩,得到百姓的拥戴。政务之余,他寄情山水,徜徉林泉,渡过了一生难忘的岁月。
晚年,白居易隐居洛阳,江南杭州的得意和风光时时浮现在他眼前,他真诚地写下了一组清丽动人的《忆江南》,其中最广为流传的是这一首: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开头两句,诗人不假思索,脱口而出,赞美江南美景,表现得那么真挚而充满情感。诗人深情地赞美,深切地思念,如春潮涌动,自然而充满了爆发力。“好”即“美”的意思,“江南好”即“江南美”,“谙”是熟悉的意思。
以下本该扣住自己熟悉的江南美景,全面铺开来写吧,可是诗人没有,而是选择了最普遍而又最具有代表性,也是诗人记忆中印象最深刻的江南美景“花”与“水”,运用两个比喻修辞来写:“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太阳升起了,霞光点燃了江边的鲜花,红得如火,那么耀眼,带着春日的勃勃生机,如同跳动的光焰。红色是基调,是春日阳光的杰作,好似音乐中的主旋律。
“水”是江南生命的源泉,而春日江水更是江南美的文化的象征,春潮起波,春水涨绿,生命在江水中滋长、散漫。那江水的绿色是一种醉人的绿,它远远胜过了可作染料的蓝草的颜色,染出江南春的底色。
无论是谁,看它一眼就永远难以忘怀。何况曾在这里有一番作为的文人士大夫白居易呢!江南的美和自己人生的青春一道留在最美好的记忆中,“能不忆江南”正是写出了这种神往。即使到了生命的最后,杭州的美景依然是诗人心中永远故乡。
这首词,写得色调秾丽,绘景如油画一样,春水之绿与江花之红相映,鲜艳夺目。这热烈的色彩又饱含了诗人热烈的感情,表现了诗人热情的追忆、向往、赞颂。
诗人写了不少描绘江南美景的诗词,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江南地区的阳春美景,而这一首以其色调的明丽和动人的情思,独具风采。
这一首词的语言通俗而富于表现力,充分发挥了诗中画的特点,给人以鲜明的视觉形象和丰富的联想,所以千百年来提到江南美景,人们还是禁不住会吟诵这首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