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得来讲,对比台州,虽然温州综合实力要高出一些,但不算太显著。而台州在经济领域,也算有不少亮点,甚至局部超越温州。
比如,台州上市企业的数量已经是温州的2.5倍,在全国地级市也是第4位;台州已形成千亿规模的汽车工业总产值;台州成为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改革创新试验区,且拥有多家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银行。
这些方面,虽然不至于让台州的综合实力超越温州,动摇温州的浙南中心城市地位,但也足以缩小了台州与温州的距离。这时候的台州,或许需要与城市等级更高的城市合作。
台州CBD实景图。来源:爱找房
一般来讲,周边地区的人口往往向中心城市集聚。然而根据某机构基于移动手机研究的大数据,在台州的温州人,却比在温州的台州人,更多。
一方面,乐清北部的雁荡、大荆等地,不少人去了距离更近、语言相通的温岭。另一方面,温州在土地等方面的高成本,让一些企业去了成本更低的台州,这同时也流失了人口与税收。
据楼Sir一位曾在台州杜桥工作过的朋友讲,当地相当一部分的规上企业,都是温州人创办的。这方面,不能再吹什么“温州人牛逼”,而是要反思一下之前温州的营商环境与土地成本问题,为什么温州人要去还不如温州的城市?
在这种情况下,想要让温州带领台州发展,似乎有难度,齐头并进或许更符合实际情况。
当然,温州都市区范围虽然不包括台州,但依旧多次提及台州,毕竟地域上事实相近。
比如,以温州都市区为核心,涵盖乐清湾区域,构建与台州、丽水紧密联动的温州都市圈;以打造温台民营经济创新示范区为目标,以乐清湾区域统筹发展为重点,建立健全乐清、温岭、玉环为重点的温台合作交流机制,开展温台跨区域发展政策协同试点;加快推进市域铁路城际联络线温州与丽水青田连接方案编制工作,和台州连接线规划建设工作。
理想中的温州区位示意图。
当然,无论有没有台州,这一回《温州都市区建设行动方案》的发布,让温州都市区迈出了第一步。
对于浙南闽北区域中心城市的目标定位,温州显然在区域内应有更强的实力与更高的首位度,需要一个强大的温州都市区作为支撑。
在城市化发展进入下半程,一切优质资源向省会等高等级城市集聚的背景下。浙江曾提出“杭州兴则浙江兴,杭州强则浙江强”,甚至要求省内其他城市也要支持杭州发展。
但对于脱离环杭州湾的浙南地区来讲,打造温州都市区的意义,同样是“温州兴则浙南兴,温州强则浙南强”。甚至可以说,浙江“均衡省份”的褒称,温州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只是近十年来,“铁三角”中的温州这一极,显得偏弱。
夹在城市群之间的温州。
在城市等级森严的制度下,想要温州与起跑线更靠前的杭州、宁波一较高下,如今已不现实。但是在浙南闽北有限的范围内,温州应该进一步集聚优质资源、提高城市首位度,尽可能地缩小与宁波等二线城市的距离,拉大与台州等三线城市的距离。只有这样,今后台州对温州或许会多一些向心力。
,本稿为*楼市温州原创作品,谢绝转载;如有侵权,一律追究!
更多原创深度爆文,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楼市温州”,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楼市温州(id:loushiwenzhou),戳文末扩展链接跳转原文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