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杜甫的《春望》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五言律诗,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时期诗人对国家和家庭的深切忧思。诗人以春天的景物为背景,写出了国破城荒、战火不息、音信难通、白发搔头的凄惨情景,表达了对祖国和亲人的热爱和期盼。诗中运用了反差、拟人、借代等手法,使得语言富有动感和感染力,情景交融,意脉贯通,格律严整,对仗工整,是一首具有高度现实主义色彩的名篇佳作。
《蜀相》
蜀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蜀相》是杜甫在定居成都草堂后,游览诸葛亮的武侯祠时所作的一首咏史怀古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敬仰和惋惜,也寄托了诗人对自己的政治理想和现实困境的感慨。
这首诗分为两部分,前四句写祠堂的景色,后四句写诸葛亮的事迹和评价。前四句以问答的形式开头,写出祠堂的位置和环境,用“柏森森”、“碧草”、“黄鹂”等生动的形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凄美的氛围,暗示出诗人对武侯的敬慕之情。后四句则从历史角度概括了诸葛亮的功绩和遗憾,用“三顾”、“两朝”、“出师未捷”等事实,突出了他的忠贞、智慧、奋斗和牺牲,用“频烦”、“开济”、“身先死”、“泪满襟”等词语,表现了他的不易、艰辛、无奈和可惜。最后一句“长使英雄泪满襟”,既是对诸葛亮的赞美,也是对自己的感慨,把个人情感与历史评说巧妙地结合起来,达到了感人肺腑的效果。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的《望岳》是一首描写泰山的五言古诗,表达了诗人对泰山的敬仰和对自己的抱负。诗人从远望、近观、细看到想象登顶,用四层写意,展现了泰山的雄伟壮丽和神奇秀丽,同时也抒发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高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诗中有许多生动形象的比喻和夸张,如“齐鲁青未了”、“阴阳割昏晓”、“决眦入归鸟”等,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诗的结尾“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千古名句,寄寓了诗人的豪迈情怀和远大理想。这首诗是杜甫青年时期的作品,体现了他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也反映了他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这首诗被誉为“四十字气势,欲与岱岳争雄”的佳作,是中国古典诗歌中最著名的咏山之作。
总结: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和“诗史”。他的诗歌广泛地反映了唐朝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民生等方面的状况,表达了他对祖国和人民的深切关怀和忧思。他的诗歌风格多变,有时雄浑豪放,有时沉郁顿挫,有时清新秀丽,有时平淡自然。他的诗歌语言精炼而富有韵味,格律严整而不失灵动,情景交融而不显矫揉,意脉贯通而不乏变化。他的诗歌形式多样,既有长篇叙事诗《三吏》《三别》,也有短小精悍的绝句《春望》《望岳》,既有写景咏物的《江畔独步寻花》《春夜喜雨》,也有抒情感怀的《月夜忆舍弟》《蜀相》,既有咏史怀古的《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也有忧国忧民的《石壕吏》《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他的诗歌思想深刻,艺术精湛,影响深远,为中国古典诗歌以及唐朝社会历史变革发展探究留下了宝贵的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