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丨单身狗1024 司南
1910年,自然主义诗人石川啄木曾在诗歌集《一捧沙》中这样写到:“工作啊工作,生活依据无乐,两手常见空空。”
时年23岁的石川啄木已然成家,但尽管他没日没夜的辛苦工作,却仍然入不敷出,债台高筑,两年后,他在贫病交加中悲惨死去。
他临死前最大的愿望是吃一颗草莓,但没有实现。
这便是“穷”字在现实中的第一种写法,社会学家称这类人为“穷忙族”。
穷忙族(workingpoor)一词,早在1900年便出现在美国,指拼命工作仍然无法摆脱最低水准生活的人们。
这样的人,在美国超过3700万。
而在日本,年收入200万日元(约等于10万人民币)的家庭,将被列为“穷忙族”,根据2014年路透社消息,日本收入不及国民平均工资一半的非固定工作人口有1970万人,彼时的日本人口也只有1.26亿人左右。
早在2006年,日本电视台NHK就制作了系列纪录片《穷忙族》,首次把镜头对准这群社会边缘的穷人,内容平静但凛冽。
三十出头的小山良人,没有能力找到稳定的工作,依靠打零工谋生的他,从来不知道明天会去哪里。
临时工的身份不仅使他的事业没有上升空间,还会面临不停换工作的窘迫,更重要的是,他拿不出租房的钱。
露宿街头,住在纸箱子里的他也因为没有住址,而被公司通知取消合同。
没钱,没住址;没住址,没工作;没工作,没钱。他仿佛掉进了一个恶性循环。
唯一提供住宿的两个建筑公司,还是在徒步走不到的其他城市,没有存款的小山冷静的拒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