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障的释义,屏障的释义和拼音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4-03 03:56:33

编辑导读:中台系统是一个很矛盾的板块,一方面人们知道它很有用,能够降本增效;另一方面,很多公司花费了大量时间精力去做中台,却没有多大的效果。本文作者从自身工作经验出发,围绕“建立屏障”这一思维展开分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屏障的释义,屏障的释义和拼音(1)

备注:文中所述的中台,特指电商业务中台。

一、“屏障”思维的由来

在我之前写的一篇总结文章《我做中台这5年:转转中台发展的整体回顾》中,我将过去转转中台的发展分为了5个阶段。

其中,对第四阶段定义的关键词就是“建立屏障”。也正在这个时间点之前,我脑海中有了屏障这个思维。

屏障的释义,屏障的释义和拼音(2)

回顾当时的中台内外环境,正如上边图中描述的那样。

因为中台在此之前,一直处于在能力建设和项目集中攻坚的阶段,对公司对业务我们的交付原则是先有后优,导致中台在内部建设投入的资源几乎为0。

这种现在回想起来,只想别人不想自己的做法,其实是我的一个失误。

因为问题集中爆发,不仅导致了中台内部的并发事情压力很大,同时业务对中台评价负面也让大家情绪很低。

二、定位问题与解法

面对以上状态,其实感官上我们都能知道有很多问题,但是我们还是想要比较系统化地全面定位下问题。

于是,我们开始了较大范围的内部产研访谈和外部反馈收集。

我们将问题归纳分析之后,按照以中台为中心,大概有3个大的交互角色:上游业务方、终端用户、下游业务方

接下来,我们分别展开讲解:

1. 上游业务与中台之间

1)问题:沟通成本比较高,交付质量与效率低,对接感受不太好

经过深层次的分析,我们发现沟通成本高,是因为我们面向的沟通节点太多,画了一张图:

屏障的释义,屏障的释义和拼音(3)

中台面向的上游业务有很多,而中台子域也有很多。它们之间的信息往来,基本就是以上杂乱的线条。

站在业务视角,中台纵深逻辑复杂以及横向联动性强,造成每个业务需要与中台多个人进行沟通,并且可能前后反复,对接效率降低;

站在中台视角,每个子域,都会同时遇到有多个业务方与他沟通,响应质量变差,更别提能够前置去了解业务动态,做动态预留和架构设计了。

于是,就形成了整体沟通成本高,对接感受差的结局。

2)解法:中台BP机制&中台平台化系统建设

面对以上2个问题,我们找到了2个解题举措:

第一个,是减少沟通节点,进而提升整体沟通效率,即形成“BP机制”的屏障。

第二个,是减少非必要沟通,让系统沉淀取代人,即形成“平台化系统”的屏障。

① 重构沟通协作节点

从业务视角来看,如何减少我的沟通节点呢?答案是一对一服务。

其实就是中台BP的概念,这个BP概念其实很多人可能一点都不陌生,公司内很多部门也基本都设置有BP角色,例如hrbp、财务bp等。

中台面向业务设置BP,应该能解决业务与中台沟通1V1。但中台与hr、财务还有一点不同,那就是对内对接成本也很高,因为中台内部各产品域其实专业跨度非常大,例如支付、财务、物流、营销等等。

所以,对业务的BP(第1重身份),有时候可能很难做到内部全局cover。那怎么办呢?只能设置项目产品负责人(第2重身份),来具体横向协作中台内部各域的产品实现。

以上BP的设置,并不代表要新增人员,而只是让人具备多重身份而已。

加上中台自身垂直方向,产品天然的岗位职责(第3重身份),一个中台PM可能最多会具备3重身份,画个图:

屏障的释义,屏障的释义和拼音(4)

首页 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