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不自多,海纳江河。为学无际,际于天地。形上谓道兮,形下为器。礼主别异兮,乐主和同,知其不二兮,尔听斯聪。
国有成均,在浙之滨,昔言求是,实启尔求真。习坎示教,始见经纶,无曰已是,无曰遂真,靡革匪因,靡故非新。何以新之,开物前民,嗟尔髦士,尚其有闻。
念哉典学,思睿观通,有文、有质、有农、有工,兼总条贯,知其始终,成章乃达,若金之在镕,尚亨于野,无吝于宗。树我邦国,天下来同!
1938年11月19日,在广西宜山,竺可桢校长主持校务会议,会议决定以“求是”为浙江大学校训,并决定请著名国学大师马一浮写校歌歌词。马一浮作的这首歌词,因为引用了较多的古典,用的是文言文,不太通俗,且读起来有时比较拗口,竺校长曾考虑改写,但他又觉得,马老作的歌词虽文理艰深,但含义深远,很能体现浙江大学所追求的求是精神,因此,这首“大不自多”歌仍请著名作曲家、当时的国立中央音乐学院的应尚能教授谱曲,并经校务会议通过,正式定为浙江大学校歌。
麓山巍巍,湘水泱泱,宏开学府,济济沧沧,承朱张之绪,取欧美之长,华与实兮并茂,兰与芷兮齐芳,楚材蔚起奋志安壤。振我民族,扬我国光。
经杜鸣心、刘健、冯广映等著名的专家学者试听欣赏后,认为《湖南大学校歌》的艺术性、思想性很强, 歌词内涵深远,旋律具有很广泛的群众性。校歌历经七十多年而延用至今,在全国也是少见的,值得很好地继承和弘扬。
自强!自强!学海何洋洋!谁欤操钥必其藏?鹭江深且长,致吾知于无央。吁嗟乎!南方之强!吁嗟乎!南方之强!
自强!自强!人生何茫茫!谁欤普渡驾慈航?鹭江深且长,充吾爱于无疆。吁嗟乎!南方之强!吁嗟乎!南方之强!
20世纪初叶,随着现代教育制度的诞生,中国开始兴起“学堂乐歌”,即新型学校学生们所唱的校歌。厦门大学创办伊始,校主陈嘉庚先生就事先计划创作校歌,将学校的校训、办学理念和宗旨融入校歌中。在举行建校仪式当天,陈嘉庚先生公布了该校歌。
东揽钟山紫气,北拥扬子银涛。六朝松下听箫韶。齐梁遗韵在,太学令名标。
百载文枢江左,东南辈出英豪。海涵地负展宏韬。日新臻化境,四海领风*。
东南大学校歌创作于建校一百周年前夕,是为校庆而写。此歌历时九个多月,经数十次修改才定稿,数十位诗词专家,全校的领导、师生均参加了审定,提出过许多有价值的意见。东南大学校歌是一首以《临江仙》词调写成的歌词。《临江仙》别体很多(共13种),此用第六体(依《词律》)。开头用两个六字句,上下片结尾用两个五字句,字数相同,平仄相反,易于形成对仗。全词仅58字,也方便记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