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具有“自我意识”,把自我与客观环境区分开来,人就启动了与客观环境及其中具体对象无限融合的过程——如墨溶于水,我们融于需求对象及其发展变化。而其中,首要便是满足我们生理和心理的“依赖”与“独立”需求的具体对象及其发展变化。
对于个人来说,适宜的生存空间可分为三类。一是“宜居的”生存空间,其中具体的需求对象主要是挡风遮雨的房子,冬天的“火”,夏天的“冰”,以及白天保暖的衣服和晚上安眠的床、被。
二是“宜活的”生存空间,主要指我们日常生活的区域,小如村落,大些乡镇,扩至城市、国家,以及我们脚下的地球村。其中具体的需求对象,凡是让我们依托着可靠,令气候宜人、气压稳定的,比如山水、江河、林木、草皮,都是。倘若有人感触不深,把他搁到电视剧《山海情》中的吊庄,就体味深切了。
三是“宜生的”生存空间,包括我们可望而不可及的天空,脚踏的大地。具体的需求对象是白天的阳光、蓝天白云、雾霭流岚、和风细雨,夜晚的月光、星辉、光亮……它们陪伴我们一生,陪伴人类进化到现在。
我们与需求对象相融,以身体为场馆,以需求为动力,以心、脑为CPU(中央处理器),以感官为通道,以内、外感觉为契机,以心验、意识为工艺,以基因为记录仪、微调器,以意志为频率,而至无限。
表面上看,是我们的身体、感官、体味、思想等和外界交互。实际上,是我们体内的神经细胞、脑细胞感应身心的其它组织、器官的细胞,以信息编码的形式,与需求对象的万千、多重属性进行网络状、立体化、粒子级,瞬息万变的交流互动。
触觉能感应光热粒子的压迫、散漫;嗅觉、味觉感应气味中的微观分子;听觉感应声音随空气分子震动传播的声波;视觉感应波粒二象征的光波。它们生成的信息,经神经细胞离子级别的电化学反应传导,汇集大脑,由其筛选、梳理、编码,形成意识、记忆、潜意识。
光、电、离子等在我们的感觉、心验、意识中,发生的生物电化学反应,即使最先进的生物科学,尚未研究透。细胞核基因中的一些遗传物质,潜伏着重大致病因子,会在我们人生的某个时刻爆发,目前众多科学家正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
显微观测不到、描述不清,而又确实在感觉、心验、意识的生物电化学反应中预感存在的介质或因子,科学家用“信息”指代。这概念如“以太”一样,偏假说而非实证——感觉、心验、意识反应中包括生物信息倏来疏去,基因中被称作遗传信息的未知因子的排异、记录、变异——这些反应蕴含太多未知和迷茫,其中无限丰富的“灵犀”从来处在“信息级”水平。
麻葛衣服、被褥刚贴在身上,垫在身下,皮肤会感觉刺挠得慌。我们克服它们表面粗糙带给身体的不适,选择利用其保暖的性能,满足生理的依赖需求。没几天适应了,我们就能多多享受它们带给我们的舒适。
可是,粗糙的不适感无法完全消除,总是在我们剧烈活动、翻身时发生。毕竟,我们皮肤表层的神经细胞非常敏感,稍有压迫,就会发出微小的电流信号,经神经纤维刺激大脑——麻葛的纤维再细、再软,也能撩动们皮肤表层的神经细胞。
对于个人来说,受客观条件限制,可能常年穿麻葛衣服、用麻葛被褥,似乎别无他求、知足常乐。但对于人类来说,追求适宜的生存空间及其中具体需求对象的“绝对适宜”无所不用其极。
所以,人不断改进麻葛衣服、被褥的生产工艺,让它们更细软。在客观条件具备的前提下,有人穿用棉布衣服、被褥,有人穿用丝绸的——如今我们夏天穿凉薄、盖蚕丝,冬天衬保暖、裹羽绒;还追求穿如不穿、盖若无物的舒适度。
经久穿麻葛衣服、用麻葛被褥,我们对它们的适与不适都会体验得细致入微,这是我们的触觉对它们的表层属性和保暖属性的融合。其它感觉也大体如是。
如果它们搁久了,发散异味,没几天适应了,即是我们的嗅觉与它们的气味属性的融合。走动、翻身,它们簌簌作响,又适应了,于是我们的听觉与它们的声响实现了融合。视觉方面,尽管它们颜色不鲜,纹理粗陋,看着看着就顺眼了。
居住房屋的空间,是我们的感觉与之相融的另一类重要对象。它可以仅能容身,这很容易适应;但是不能太大,因为房间越大,冬天保持室内温度适宜就越困难。
熟悉的房间,我们一进去就感觉踏实,外面凄风冷雨、天寒地冻都可抛在身后。不过前提是这房间五冬六夏、大部分时间都能保持温暖舒适,如果它在夏天如蒸笼,临冬天似冰窖,我们只会迫不及待想逃离它,寻个更好的居处。
电视剧《大秦赋》里的秦王殿,气势雄伟,体量宏大,目测长、宽各一两百米。这么大空间,即使四周都是火墙,冬天靠木薪柴火也烧不暖。秦王不怕呛可以靠个火炉,只是大臣们站在里面,哪怕包裘围貂,也撑不了太久。
相比之下,故宫太和殿长64.24米,宽37米,包含11个房间,最大的房间用煤炭、木炭,烧热夹墙供暖,在天寒地冻里也能温暖如春。所以电视剧《雍正王朝》八王议政那一段,殿堂大小目测更合乎史实。
我们追求居室恒温、恒湿,穿堂风如意,光照明暗随心,而且它们都操控自如。为此,除了阳光、月照,我们对“火”的利用屡经迭代。其它能源一经发现,总是先应用到改善居室的舒适度方面;无数系列居住设施、器物、用品的研发、生产,也围绕它展开,历经数百万年至今。
同时,古人早认识到,适宜的生存空间会“温水煮青蛙”,消磨人的意志,涣散人的身体。所以,我们会在居室、室外安置些挑战、锻炼身体的器械、器材,专用于满足我们生理的独立需求。再加上些满足我们其它需求的饮食、学习、工作、娱乐、休闲的设施安排,配合群居——它们共同奠定了当下人居室的格局。
对于宜活的生存空间,人首先选择依山傍水、光照充沛、气候宜人的地域。即使小如村落,当地的人们也必然注重植树造林、培植草皮,尽量维持、改善其适宜度。
宜生的生存空间中,太阳的冷、暖、温、凉、热变化,我们在一年的大部分时间,每天感受一遍。风雨或和煦、清凉地宜人,或狂暴、凄冷地压迫周身,我们在一年的少部分时间能感受到。夜晚月、星朗照,或晦暗无明,对应着天气、气温变化,也触动感官,给我们带来相关感受。
所有这些,衣服、被褥、房间,村落的山水、江河、林木、草皮,以及太阳、月、星、和风细雨,都貌似我们的需求对象。
它们在我们现实实践的眼皮底下,其变化对应我们的感性心验(包含即时的感觉和超越时空的感受),其表象收入我们的眼帘,在我们的脑海烙下印象,被我们赋予称谓、概念、定义,并且用语言、符号指代它们,用数字描述它们的运行,规范它们的变化,丰富我们关于它们的感性体味和理性认知。
第二篇 这对需求旋涡,卷裹人人无止境
第二章 太多伟大,只为满足人的底层需求
一学·造物论之《人性惊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