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日我听了王崧舟、薛法根、王文丽等名师的几节课,设计依然精彩,解读依然深刻,但课堂上出现的小问题还是想说一下。
王崧舟老师标准的男中音,磁性十足,声调即使高一点也不会破音,就是平翘舌偶尔还有不准的地方,比如把“水”读成平舌音,我想这是南方人的通病吧。
薛法根老师的报告比上课精彩,他关于大单元任务群的解读细致透彻,很有指导性。但是薛老师的音色偏于尖锐,音调偏高,听起来不怎么舒服。课堂上有个词语“跬步”读成了鬼步,“似的”读成了“四的”,老师没有给学生及时纠正过来,实属不应该。
王文丽老师是北京来的,普通话非常标准。课堂上一位学生把“挫折”(四声错折)读成了“搓折”,老师竟也和学生读得一样。其实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把这个词都读成了一声,错的人多了,便感觉不到错了。“挫”只读四声。
此外把“因为”(为读四声)读成二声,把“友谊”(谊读四声)读成二声,也是极其普遍的。
教好语文,首先得把汉字的读音搞清楚,不然就误人子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