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鱼又不是无脊椎动物,鱼在进化的过程中,便努力把自己进化成能够适应生存的环境,除了要具有主要的刺外来支撑整个身体,还必须有一些小刺,来加强本身的灵活性,以利于捕食和逃避敌害的攻击。在遭到攻击的时候可以派上一些用场。
鱼骨头通俗来讲就是鱼刺,当然好多朋友都不喜欢鱼刺,吃起来鱼多么麻烦,没有鱼刺该多好!这些鱼刺在生物学上有个学名,叫肌间骨,它是分布于鱼类椎骨两侧肌隔中的小骨,主要生长在低等真骨鱼的体内。我们熟知的鲤鱼、草鱼、鲢鱼,都属于低等真骨鱼中的鲤形目。古生物学家们发现,随着鱼类的逐渐演化,肌间骨经历了一个从少到多,又从多到少,最后消失的过程。例如,出现得较早的鳗形目,是肌间骨最多的,而略微晚一些出现的鲤形目,肌间骨依然存在,但是数量比起鳗形目已经有所下降,到了更晚一些的鲇形目(例如鲶鱼),体内的肌间骨已经接近于无。可以说,鱼刺的多少,部分程度体现了鱼类的进化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