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的名字确实与崤山有关。在先秦时期,崤山和函谷关一带(位于今河南三门峡附近)是划分中国东西地理区域的重要分界线。当时,“山东”指的是崤山、函谷关以东的区域,这个称呼最早始于战国时期。因此,当时的“山东”是一个地域性的泛称,涵盖了除秦国以外的韩、赵、魏、齐、楚、燕六国,这些国家都在崤函以东。
然而,尽管“崤山以东”包括了今天的山东地区,但这个“山东”是指秦以东的大半个天下,与如今的山东省只是里面的很小一部分,根本不是一个概念。在春秋五霸之一的晋国眼中,他们的“山东”就更“浓缩”了一些。
无关,山东是因为位于太行山以东而称为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