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神经网络发展第一次高峰出现于 1956-1969 年。这一时期涌现了一批重要的理论成果和开创性应用,包括:1957 年,弗兰克·罗森布拉特提出感知机的模型;1959 年,伯纳德·维德里奇和玛西·明斯基证明了感知机只能解决线性可分问题;1962 年,保罗·维达斯提出多层感知机的概念;1965-1969年,唐纳德·赫布提出 Hebbian 学习算法、艾伦·纽厄尔和西蒙提出物理符号系统假设等。这些成果奠定了人工神经网络的基础,促进了其快速发展。
应该是7080年代,那个时候支持向量机还没有出现,解决分类问题一般需要人工神经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