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燕乐半字谱
燕乐半字谱是唐代的一种乐谱,是工尺谱的前身,亦称半字谱。
唐朝琵琶的兴盛不仅在实践方面拥有了大批琵琶演奏家和琵琶曲,另一方面在理论方面出现记谱法,在日本收藏的由唐传抄至日本的琵琶乐谱,基本都是以“燕乐半字谱”作为记谱方式。
二、工尺谱
宋代器乐有较大发展,宋朝辽宫廷庆祝皇帝寿辰时已经出现了琵琶独奏节目,并且据《宋史》记载,宋太宗所写的15首独奏曲谱标有具体的调名。
工尺谱在宋代得以确立,工尺谱用上、尺、工、凡、六、五、乙依次记写七声。但因工尺谱书写、印刷不便利,节奏表达不完善,没有标注节拍节奏,已经被其他记谱法取代。如今只有昆剧等一些地方戏种、福建南音琵琶的“骨谱”等仍在使用。
三、五线谱
因为琵琶的音域较宽,经常会使用超过三个八度的音区,因此用五线谱进行记谱可以将弹奏所用的音域、节奏及节拍完整地呈现在谱表中。五线谱的使用可以使弹奏者能够根据乐谱准确的弹奏,还可以为研究民族音乐的学者提供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