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成语和歇后语,三国演义中的成语和歇后语有哪些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5-05-29 06:53:15

三国演义成语和歇后语,三国演义中的成语和歇后语有哪些(1)

草船借箭——多多益善

周瑜打黄盖——两相情愿

张飞妈妈姓吴——无事(吴氏)生非

周瑜谋荆州——赔了夫人又折兵

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

张飞抓耗子——大眼瞪小眼

张飞绣花——粗中有细

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

关公开凤眼——要*人

董卓戏貂蝉——死在花下

关羽卖肉——没人敢来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2、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

3、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4、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5、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

6、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7、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

8、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

9、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10、曹操作事--干干净净

成语:舌战群儒、青山不老、招兵买马、光阴荏苒、身在曹营心在汉、赔了夫人又折兵、威风凛凛、气宇轩昂、初出茅庐、胸怀大志、

成语解释:

1、舌战群儒

读音:shé zhàn qún rú

解释:舌战:激烈争辩;儒:指读书人。指同很多人辩论,并驳倒对方。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3回:“诸葛亮舌战群儒。”

2、青山不老

读音:qīng shān bù lǎo

解释:比喻永存。也比喻时间久长。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回:“青山不老,绿水长存。他日事成,必当后报。”

白话释义:青山不老,绿水长存。有一天成功,一定要后报。

3、招兵买马

读音:zhāo bīng mǎi mǎ

解释:从各方面招揽人,扩充武装力量。也比喻组织或扩充人力。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八回:“于是遂起军往汝南驻扎,招兵买马,徐图征进。”

4、光阴荏苒

读音:guāng yīn rěn rǎn

解释:荏苒:时间一点一点的流逝。指时间渐渐地过去了。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玄德回新野之后,光阴荏苒,又是新春。”

5、身在曹营心在汉

读音:shēn zài cáo yíng xīn zài hàn

解释:比喻身子虽然在对立的一方,但心里想着自己原来所在的一方。

出处:《三国演义》第二十五回至二十七会记载,关羽和刘备走散后,被曹操留在营中,“封侯赐爵,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上马一提金,下马一提银”,恩礼非常;但关羽却系念刘备,后来得知刘备在袁绍处,遂挂印封金,“过五关斩六将”,终于回到刘备身边。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