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31年,教育家邰爽秋、程其保等在南京中央大学集会,发表要求“改善教师待遇,保障教师工作和增进教师修养”的宣言,并议定6月6日为教师节,也称双六节,但未获国民政府承认。在全国教师和社会各界的呼吁下,国民政府教育部决定自1939年起,把孔子诞辰日正式定为教师节,并颁发了《教师节纪念暂行办法》和《先师孔子诞辰与教师节合并纪念秩序单》,将教师节庆祝活动仪式化。
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建立教师节的议案,确定每年9月10日为中国教师节。人民教师正式有了自己的节日。
1985年开始建立的节日
本条目是多义词,共2个义项
教师节是一个特殊的节日,旨在肯定教师为教育事业所做的贡献。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多次以不同的日期作为过教师节。直至1985年,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建立教师节的议案,才真正确定了1985年9月10日为中国第一个教师节。这一天,学校会为教师颁发奖金、证书等,学生会给老师送花、送贺卡等,以此来表达对教师的真挚祝福及衷心问候。在其他国家,教师节的日期因地区和文化背景而异。例如,阿根廷自1915年起将9月11日作为教师节,以纪念教育家多明戈·福斯蒂诺·萨门蒂诺的逝世。印度则在每年的9月5日庆祝教师节,以纪念第二任总统萨尔韦帕利·拉达克里希南的生日。此外,许多国家也会在10月5日庆祝世界教师节,以表彰教师在教育事业中的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