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于役表达了诗人的忧国忧民情怀。
因为这首诗中,诗人通过描写君子在农田中劳作的场景,表达了他对士人应该以务农为荣的态度。
同时,诗人也在表达自己对于当时时局的忧虑和对于国家发展的期望,体现了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怀。
此外,这首诗也倡导了一种儒家思想中的天人合一的理念,认为君子应当亲自从事农耕劳作,以体现天地间和谐相处的原则,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重要的价值观。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其有闵?恶闵无成,而不敢退。”这句话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忠诚、责任和使命的思想感情。
诗中的“君子”指的是有志向、有追求、有责任感的人,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都能够尽职尽责,不计较个人得失。而“役”则指的是工作和责任,君子在工作和责任中不知疲倦,不计较得失,不退缩。这种精神是一种高尚的品质,是对于自己和社会的责任感和担当。
诗人在这句话中表达了对于这种精神的赞美和敬仰,同时也表达了对于那些没有责任感、没有担当、没有追求的人的不屑和鄙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