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年级数学同步上册中,按规律填数是一个常见的题型,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推理和归纳能力。这类题目通常会给出一系列数字,要求学生找出这些数字之间的规律,并据此填写接下来的数字。
解题步骤
观察数列:首先,仔细观察给出的数列,尝试找出数列中数字之间的关系或规律。
识别规律:数列的规律可能涉及加减、乘除、平方、立方、递增或递减的倍数等多种形式。
验证规律:找到可能的规律后,用数列中的其他数字进行验证,确保该规律在整个数列中都成立。
应用规律:根据找到的规律,计算出数列中缺失的数字。
示例
假设有一个数列:1, 3, 5, 7, ___,我们需要找出缺失的数字。
观察数列:数列中的数字是1, 3, 5, 7。
识别规律:观察发现,每个数字都比前一个数字大2(即递增2的等差数列)。
验证规律:验证这个规律是否在整个数列中都成立。1到3是加2,3到5也是加2,5到7还是加2,所以规律是成立的。
应用规律:根据递增2的规律,数列中缺失的数字应该是7加2,即9。
因此,数列完整为:1, 3, 5, 7, 9。
注意
不同的数列可能有不同的规律,需要仔细观察和推理。
有时数列的规律可能比较复杂,需要结合多种数学知识和技巧来找出。
在解题过程中,保持耐心和细心,不要急于下结论。
按照一定次序排列起来的一列数,叫做数列。如自然数列:1、2、3、4……;双数列:2、4、6、8……。我们研究数列,目的就是为了发现数列中数排列的规律,并依据这个规律来填写空缺的数。
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的一列数,只要从连续的几个数中找到规律,那么就可以知道其余所有的数。寻找数列的排列规律,除了从相邻两数的和、差考虑,有时还要从积、商考虑。善于发现数列的规律是填数的关键。
例1 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数。
(1)3,6,9,12,( ),( )
(2)1,2,4,7,11,( ),( )
(3)2,6,18,54,( ),( )
【解析】
(1)在数列3,6,9,12,( ),( )中,前一个数加上3就等于后一个数,相邻两个数的差都是3,根据这一规律,可以确定( )里分别填15和18;
(2)在数列1,2,4,7,11,( ),( )中,第一个数增加1等于第二个数,第二个数增加2等于第三个数,也就是相邻两个数的差依次是1,2,3,4……这样下一个数应为11增加5,所以应填16;再下一个数应比16大6,填22。
(3)在数列2,6,18,54,( ),( )中,后一个数是前一个数的3倍,根据这一规律可知道( )里应分别填162和486。
例2 先找出规律,再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15,2,12,2,9,2,( ),( );
(2)21,4,18,5,15,6,( ),( );
【解析】
(1)在15,2,12,2,9,2,( ),( )中隔着看,第一个数减3是第三个数,第三个数减3是第五个数,第二、四、六的数不变。根据这一规律,可以确定括号里分别应填6、2;
(2)在21,4,18,5,15,6,( ),( )中,隔着看第一个数减3为第三个数,第三个数减3为第五个数。第二个数增加1为第四个数,第四个数增加1是第六个数。根据这一规律,可以确定括号里分别应填12和7。
例3 :
下图是按一定的规律排列的数学三角形,请你按规律填上空缺的数字.
解析:
这个数字三角形的每一行都是等差数列(第一行除外),因此,第5行中的括号内填20,第6行中的括号内填 24。
例4:
有同样大小的红白黑珠共96个,按先5个红的,再4个白的,再3个黑的排列着,如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试问:黑珠共的几个?
解析:
5+4+3=12,可以发现每隔12个珠子(5个红的4个白的3个黑的)就重复一次,96÷12=8。所以一共有8组一样的,每组有3个黑的,所以共有黑珠3×8=24个。
例5:
按照下图的规律,写出第四个图中X、Y、Z所表示的值.
解析:
根据题干分析可得:Y=7+1=8;X=8-3=5;Z=7.
故答案为:
练习
1.在括号里填数。
(1)2,4,6,8,10,( ),( );
(2)1,2,5,10,17,( ),( );
2.按规律填数。
(1)2,8,32,128,( ),( );
(2)1,5,25,125,( ),( );
3.先找规律再填数。
12,1,10,1,8,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