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将相当于地方什么职位,上将转业到地方什么级别

首页 > 技术 > 作者:YD1662022-11-24 19:36:38

众所周知,我军目前最高军衔为上将。在1955年我军首次实行军衔制时也曾设有上将。其实,上将军衔并不是我军首创,早在民国初年“上将”就已作为军衔称谓,而最初这一级军衔曾有过多种叫法。

晚清武职的最高等级——提督

衔级自古有之,只不过叫法不一。从春秋时期起,我国就出现了“元帅”、“将军”、“校尉”等武职官名,并对武官实行秩品制度。古代的“秩品”,就是在官职以外另设一个等级系列,用来定俸禄、别贵贱。而用于武官的“武秩”,可以说,就是中国古代的军衔制度。周朝的官秩叫“命”,分九命;秦汉时官秩叫“石”,西汉“石”秩分十七级;三国曹魏以后历代官秩称“品”,魏文帝曹丕在官吏中推行“九品中正制”,对后世影响极大;隋朝将每品分正、从两级,共计九品十八级;唐朝武阶和品级,上自“骠骑大将军”(从一品),下至“归德执戟长上”(从九品下),共四十五阶、品,并以冠服佩饰作为标志加以区分,这是我国古代武职等级最多的时期。唐以后,宋、元、明、清各代基本沿用前朝官秩,只是名称和级数不尽相同。

清代绿营、八旗、练军和北洋海军官阶分九等:提督、总兵、副将、参将、游击、都司、守备、千总、把总。这些称谓都是绿营官职名称,但它们所代表的并不是一种职务,而是一个等级。根据它们的品秩和规格,如果按照现在军衔名称,它们相当于上将、中将、少将、上校、中校、少校、上尉、中尉、少尉。其中,提督就相当于上将。

从“执拿罗”到“头等提督”——晚清对外国上将的译名

说到上将军衔,就必须提一下中国对外国上将翻译的演变。随着近代中西交往的增多,对西方文武官员的职衔翻译不断出现在奏折和书籍中。晚清对西方的军衔称谓最初采取音译的办法,如将英国的上将(“General”)译作“执纳罗”。但是,音译难以使人对其等级地位有一个确切的概念,这“执纳罗”是个多大的官,真让人云里雾里。于是改为套译,即套用当时中国武职官阶等级来翻译。一开始用“品”来套,当时西方设有元帅的国家,军官衔从元帅到少尉一般有十级,按中国的品套译元帅为“一品官”, 上将为“二品官”……中尉为“九品官”,而中国的“品”只有九级,就把第十级的少尉依次套为“十品”官。后来改为套用绿营的官阶称谓,例如光绪二十三年出版的《拟请中国严整武备说》,对德国的“武职品级”是这样套译的:元帅译作“经略”,上将译作“头等提督”,中将译作“提督”,少将译作“总兵”,上校译作“副将”,中校译作“参将”,少校译作“游击”,上尉译作“都司”,中尉译作“守备”,少尉译作“千总”,准尉译作“把总”。其中,提督、总兵、副将等前面说过,是绿营官职,而“经略”为明清两代有重要军事任务时设的临时官职,掌管一路或数路军政事务,职位高于总督、提督,如明末洪承畴曾任七省经略。如此看来,这“经略”位高权重,相当于唐宋时期的元帅(兵马元帅、副元帅、都元帅等)。

上将相当于地方什么职位,上将转业到地方什么级别(1)

《借箸畴防论略 拟请中国严整武备说》

由于没有统一的规范,这种套译的标准在当时也是不一致的,比如,也有把“上将”译作“提督”,中将译作“总兵”,少将译作“副将”的。直到光绪三十一年清政府正式命名军官军衔的汉语名称之后,才最终统一起来。

晚清军衔制上等第一级为“正都统”

甲午战争后,晚清政府接受这次战争惨败的教训,下决心全面仿照东西方列强编练新军,加强训练,从而向全盘西化的方向改革军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移植西欧式军衔制,即按照西方军官军衔的三等九级制,取代旧的官阶制度。光绪三十年(1904年)十一月十四日,练兵处会同兵部上奏《另定新军官制》折,称“参仿八旗官员之秩序,旁采各国军营之规制,拟定新军官职,区为三等,析为九级……”新军军官分上、中、次三等;上等官称“都统”,中等官称“参领”,次等官称“军校”;每等均分正、副、协三级。各级军官军衔(官阶)秩品如下:

上等第一级,正都统,秩提督,阶从一品;

上等第二级,副都统,秩总兵,阶正二品;

上等第三级,协都统,秩副将,阶从二品;

中等第一级,正参领,秩参将,阶正三品;

中等第二级,副参领,秩游击,阶从三品;

中等第三级,协参领;秩都司,阶正四品;

次等第一级,正军校,秩守备,阶正五品;

次等第二级,副军校,秩千总,阶正六品;

次等第三级,协军校,秩把总,阶正七品。

此外,在正都统之上设“大将军”、“将军”两衔,与正都统同为上等第一级;在军官和军士之间设“额外军官”衔一级。至此,形成一个上至大将军,下至二等兵的完整军衔体系。

上将相当于地方什么职位,上将转业到地方什么级别(2)

新军正都统、副都统、协都统礼服领章、肩章、袖章

不难看出,如按现在的军衔称谓,“都统”对应将官,“参领”对应校官,“军校”对应尉官;“正”、“副”、“协”分别对应上、中、少各级。从“正都统”至“协军校”这九级,分别对应上将、中将、少将、上校、中校、少校、上尉、中尉、少尉。“大将军”、“将军”和“正都统”同为一级,是荣誉军衔,相当于有些国家的元帅。“额外军官”就是准尉。1905年12月经清政府批准,清朝陆军军官开始按新的官制评定等级,从而形成了我国最早的军衔等级。

南京临时政府的“大将校”和“大将军”

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早在同盟会时期,1908年孙中山、黄兴、章太炎等人制订了一整套《革命方略》,明确提出武装起义推翻清政府,并“纸上谈兵”地草拟了“军政府与国民军之条件”,不仅规定了军队的编制,还制订出一套“将官(军官)之等级”,军官分三等,上等称“督”,中等称“尉”,下等称“校”;每等分“都”“副”“参”三级,共九级:第一级称“都督”,第二级称“副督”,第三级称“参督”,第四级称“都尉”,第五级称“副尉”,第六级称“参尉”,第七级称“都校”,第八级称“副校”,第九级称“参校”。可以看出,“都督”在这里不是官职,而是上等第一级的军衔,相当于上将。

上将相当于地方什么职位,上将转业到地方什么级别(3)

辛亥革命爆发后,由于当时的局势和时间紧迫,《革命方略》中的“将官之等级”还来不及实施,1912年元旦以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的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就成立了,并于1912年1月5日颁布《中华民国军士制服令》,沿用了实行不久的晚清军衔制,但做了一些变动,主要是废除清朝军衔制的军官衔称,取消所有品级,仍按原来的三等九级,规定了新的军衔名称:

上等官佐:大将校、中将校、少将校;

中等官佐:大领、中领、少领;

初等官佐:大尉、中尉、少尉;

将晚清的“都统”改为“将校”,“参领”改为“领”,“军校”改为“尉”;“正”、“副”、“协”三级分别改为“大”“中”“少”。这样,上等第一级“正都统”就改称“大将校”了。

但是这套新的军衔等级称谓还没来得及实行,南京临时政府陆军部1月16日颁布《陆军军官佐士兵阶级表》,又对军衔等级和称谓做了修改,尤其是各级军官的军衔全变了:

上等官佐:大将军、左将军、右将军;

中等官佐:大都尉、左都尉、右都尉;

初等官佐:大军校、左军校、右军校。

“将校”改为“将军”,“领”改为“都尉”,“尉”改为“军校”;“大”“中”“少”三级分别改为“大”“左”“右”。如此一来,“大将校”又改称“大将军”了。南京临时政府共授予和追赠陆、海军大将军十余人,如辛亥革命主将、南京临时政府陆军总长黄兴即被授予陆军“大将军”军衔,而“革命军中马前卒”邹容则被追赠陆军“大将军”荣誉军衔。

上将相当于地方什么职位,上将转业到地方什么级别(4)

首页 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