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是有人问,驱逐舰和巡洋舰到底有什么分别?
这个问题其实可以拆分为两个问题:现代水面战舰的区别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驱逐舰成为了“包打一切”的舰种?
目前的巡洋舰、驱逐舰、护卫舰,舰种名称最早可以上溯到18世纪到19世纪,但对应到现代意义需要提及一个对当代海军发展影响极其深远的国际文件:《限定海军军备条约》。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注重火力和防护、在舰队中占中坚地位的战列舰和相对轻便快速、主要用于舰队侦察和巡逻的巡洋舰概念已经比较成熟,但这一时期驱逐舰仍然是一种任务范围从护航到扫雷乃至两栖登陆作战的“打杂”舰船。
1922年的华盛顿会议期间,美国、英国、日本、法国和意大利五个海军强国签订了《限制海军军备条约》,在对五国的战列舰和巡洋舰的吨位、火力进行了限制的同时,也首次规范了重巡洋舰和轻巡洋舰的概念,这在客观上推动了驱逐舰的大型化和主力舰化。
到二战爆发之前,甚至已经出现了法国“莫加多尔”级这种无论吨位还是火力都已经接近轻巡洋舰的“超级驱逐舰”,这标志着驱逐舰已经完全走向大型化的发展道路。
而在二战期间,由于航空母舰和海军航空兵的大规模运用,海战模式已经出现了颠覆性的变化。同时,潜艇的广泛应用则让舰队和运输船团在航行时越来越不安全,护航舰船在这一时期迅速专用化。
这种情况下,战列舰在航空兵的“降维打击”下作用迅速淡化,而巡洋舰的使用范围则进一步拓展,但概念上仍然延续了《限制海军军备条约》时期的设计。同时,驱逐舰在舰队决战和反潜护航的不同任务需求下逐渐形成大型、远洋化、强火力的舰队驱逐舰和吨位适中、便于快速建造生产、突出反潜能力的护航驱逐舰。
这导致在二战结束后,现代海军水面舰队中航母、巡洋舰、驱逐舰三大支柱的概念基本形成,但由于二战前和二战中建造的舰船数量太多,全部淘汰又过于浪费,这些舰船又在冷战期间服役了很长时间。
另一方面,电子技术在二战期间的逐渐成熟,导致雷达、计算机、作战指挥系统在水面舰船上应用范围越来越广,这导致了驱逐舰的作战能力越来越强,但有限的舰体规模限制了其作战范围,因此驱逐舰也因作战能力的提升越来越大。
这种效应与二战时代的老旧驱逐舰淘汰的双重作用下,其结果就是驱逐舰在冷战期间变得越来越大,“用更大、更强的驱逐舰代替之前的驱逐舰”已经成为了各国共识,在美国还发展出了吨位和火力完全不次于同时期巡洋舰的驱逐领舰。
而相比之下,巡洋舰一方面因驱逐舰的发展作用越来越小,另一方面概念仍然要追溯到《限制海军军备条约》中“重巡洋舰”和“轻巡洋舰”的界定,这让巡洋舰的概念变得十分尴尬。这一时期,一些巡洋舰被自然淘汰退役,另一些则进行现代化改装,为后来的导弹巡洋舰奠定了基础。
而巡洋舰的现代化,也让巡洋舰在冷战中期出现了分野:美国海军由于巡洋舰现代化改装中主要改装远程警戒雷达和舰队防空导弹,后期又与作用类似的驱逐领舰合流,在概念上逐渐发展成为舰队防空作战中心;苏联海军则延续了巡洋舰相对于驱逐舰吨位更大、火力更强的思维,并在美国海军的压力下为巡洋舰配备了大量的重型超音速反舰导弹,使其成为舰队火力中枢。
很显然,这两类巡洋舰建造成本都不可能低廉,因此到上世纪70年代之后,除了美国和苏联再也没有其他国家新建巡洋舰,加之老旧巡洋舰在各国海军中退役殆尽,巡洋舰在作用进一步专精化的同时,也逐渐走向了消亡。
与此同时,驱逐舰在以旧换新、战斗力增强、装备和设备越堆越多的综合作用下,在各国海军中保留一定数量的同时,其吨位和作战能力与巡洋舰的差距越来越小,到上世纪80年代美国海军甚至出现了同一种舰体同时发展出“斯普鲁恩斯”级驱逐舰和“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的情况。
进入新世纪后,类似“朱姆沃尔特”级、“南昌”级、“世宗大王”级等“巨型驱逐舰”的出现,不但在体积和吨位上与之前导弹巡洋舰无异,而且作用和地位上也取代了导弹巡洋舰。事实上,如果按照冷战时期的标准,这些驱逐舰本来就应该算作导弹巡洋舰,但在驱逐舰吨位和作战能力不断水涨船高的情况下,几乎没人认为这些新型舰船不该被称作驱逐舰——换句话说,之所以当前驱逐舰“包打一切”,是因为以前被算作巡洋舰的舰船,现在也被算进驱逐舰范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