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34年10月开始,先后有4支红军队伍踏上长征的征程,并最终在陕北会师。
这其中,除了我们最熟知的也是红军三大主力——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之外,还有一只行军路线截然不同,人数也相对较少的红军队伍,那就是从鄂豫皖苏区长征,并最先到达陕北的红25军。
红军长征
而这四支红军队伍之中,行程最长、途经省份最多、损失也最为惨重的,是*所在的中央红军,也就是红一方面军。
1934年10月,红一方面军从中央苏区出发时,总兵力为8.6万余人,而最终经过25,000里长征到达陕北之后,兵力甚至不足7000。
但是,你如果因此认为中央红军在长征时期损失兵力为7.9万人,那么就大错特错。因为,中央红军长征时出发时虽然是8.6万人,但是在长达一年的时间内,中央红军的兵力并非只有减少没有增加。
事实上,在长达两万五千里的长征过程中,红军从未放弃过扩红——也就是号召群众参加红军。所以,红军长征过程之惨烈,损失之惨重,远比我们想象的更为严重。
红一方面军长征
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的7000人,也不都是来自中央苏区的红军将士,这其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是来自于长征途中参加红军的战士。
那么,在红一方面军的长征期间,红一方面军究竟扩红多少人呢?究竟有多少人在红军长征时期加入红军队伍?
红一方面军是4支红军队伍之中长征路程最长的一支,在长达一年的时间内,红一方面军先后经历了12个省份,而红一方面军的长征大致分为三个阶段,遵义会议之前的初期,遵义会议到与红四方面军会师的中期,和红一方面军单独北上到达陕北的后期。
这其中,红一方面军长征的初期扩红人数最少,甚至几乎可忽略不计。这从红一方面军长征时期的《红星》报关于扩红的报道就可以看得出来,在遵义会议之前,《红星》报之中,几乎没有关于扩红方面的报道。
长征时期的红星报
《红星》报是中国工农红军军事委员会的机关报,在长征时期,它更是党中央和中革军委的唯一报纸,也因此,《红星》报在长征时期的报道,几乎是红军长征时期最权威的唯一资料,可信度极高。
而在遵义会议之前的《红星》报报道之中,很少能够看到关于扩红的报道,即便提到扩红的数字,也少到几乎忽略不计。
例如,红军到达宜章城时,《红星》报将“三天中扩大了50名新战士”,视为“获得了相当的成绩”。50名新战士相较于8万余红军队伍而言,几乎可忽略不计,从中也可看得出红军初期扩红数字之少。
为什么遵义会议之前红军扩红的数字很少呢?原因其实不难理解,一方面,此时红军刚刚长征,兵力高达8.6万余人,就人数而言,长征初期的中央红军其实兵力并不匮乏,并没有迫切扩红、增加部队人数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