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壁支护的措施,坑壁支护方法有哪些

首页 > 机械设备 > 作者:YD1662023-11-08 06:47:55

一、基坑支护的几种常用方式及其适用条件

二、各种常用基坑支护的施工工艺

三、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及现状选择基坑支护的方法

四、土方开挖施工方法

五、土方回填施工方法

六、基坑的维护及监测

一、基坑支护的几种常用方式及其适用条件

1、土钉墙:适用条件

基坑侧壁安全等级宜为二、三级的非软土场地; 基坑深度不宜大于12m; 当地下水位高于基坑底面时,应采取降水或截水措施。

2、水泥土墙:适用条件

基坑侧壁安全等级宜为二、三级; 水泥土桩施工范围内地基土承载力不宜大于150kpa; 水泥土墙较适用于软土地区,如淤泥质土、含水量较高的黏土、粉质 黏土、粉质土等,深度不宜超过6m;

对于非软土基坑挖深可达10m,最深可达18m。

3、排桩或地下连续墙:适用条件

适用于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一、二、三级;

悬臂式结构在软土场地中不宜大于5m; 当地下水位高于基坑底面时,宜采用降水、排桩加截水帷幕或地下连续墙。

4、逆作拱墙,适用条件:

基坑侧壁安全等级宜为二、三级; 淤泥和淤泥质土场地不宜采用; 拱墙轴线的矢跨比不宜小于1/8; 基坑深度不宜大于12m; 地下水位高于基坑底面时,应采取降水或截水措施。

5、放坡:适用条件

基坑侧壁安全等级宜为三级; 施工场地应满足放坡条件; 可独立或与上述其他方式结合使用; 当地下水位高于坡脚时,应采取降水措施。

注意:实际施工中,上述几种方案有时混合使用。

二、各种常用基坑支护的施工工艺

(一)、土钉墙施工工艺:

1、土钉材料类型:钢筋土钉、钢管土钉、钢绞线土钉

2、土钉墙施工工艺流程:土钉墙施工在基坑放线开挖后进行修坡、成孔、注浆、喷砼的配套循环施工工艺,工艺流程见下图:

工程定位→土方测量放线→土方开挖→清理坡面→定位→成孔→土钉钢筋 制安→灌浆→挂钢筋网→焊接连接钢筋→干配混凝土料→喷射砼面层→坡面 养护→开挖下一层

3、主要技术措施

3.1边坡修整:

采用人工清理,为确保喷射砼面层的平整,此工序必须挂线定位。对于土层含水量较大的边坡,可在支护面层背部插入长度为400~600mm,直径不小于

40mm的水平排水管包滤网,其外端伸出支护面层,间距为2m,以便将喷混凝土面层后的积水排走。

3.2土钉定位:孔径70~120mm,孔深不小于设计要求,入射角度5~20°在坡顶部确定水平控制线及竖向控制线,按线测放钉孔位。

3.3成孔:土质好的可采用洛阳铲成孔;对易塌孔的松散或稍密的砂土、粉土、填土或以缩径的软土宜采用打入式钢管土钉;对洛阳铲成孔或钢管打入困难的土层,宜采用机械成孔的钢筋土钉。

3.4土钉制安:

3.4.1钢筋土钉:钢筋连接一般采用双面搭接焊,焊缝长度为5d,焊缝饱满,钢筋同心。钢筋下料长度±100mm。钢筋距头尾1000mm及内间距1500mm应设置“U”形钢筋保护层支架,钢筋支架长8-9cm且钢筋方向一致。

钢筋安装:钢筋推送至孔底后应及时注浆;在砂层中应连同注浆导管一同下至孔。

3.4.2钢管土钉:土钉采用Ø48×2.75焊接钢管,打入法施工(若打入困难时,可预钻孔后再安装土钉锚杆),土钉钢管四周开直径为5-15mm的注浆孔,同一截面上布置2个注浆孔,注浆孔间距500mm,呈梅花状布置,土钉靠坑内一侧1/3

土钉长度范围内可不设注浆孔,制作成后,底部封口备用。

土钉锚固采用2Φ12的螺纹钢作为联系筋,在钢筋网编制完成后,将土钉锚杆联系在一起,管头用井字衬垫将联系筋和锚管压紧在钢筋网上,焊紧固定。

3.5注浆:

土钉安装后应立即进行注浆,注浆水泥采用P.S.a32.5水泥,水灰比0.4-0.5,殊情况宜掺入早强剂、减水剂等外加剂,搅拌时间不小于1分钟,过滤后注入注浆池。

注浆:土层采用自流注浆工艺,浆液自孔顶靠重力注满钉孔;砂层采用下导管注浆工艺。注浆间隔10-30分钟补浆1-2次,保证钉孔注满。注浆中检查钢筋位置,并做好固定。

3.6挂钢筋网:按设计要求绑扎双向钢筋网,配筋按照设计要求,相邻钢筋接头错开500mm,搭接不小于300mm。钢筋网编制完成,钢筋网片、联系筋、土钉、井字架之间用电焊联接。钢筋网保护层不应小于3cm,并不得直接与土体接触 。

3.7喷射砼面层:

喷射砼面层作业应按《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J86-85)要求执行。

喷射砼顺序可根据地层情况“先锚后喷”,土质条件不好时采取“先喷后锚”

,喷射作业时,空压机风量不宜小于9m3/min,气压0.2~0.5MPa,喷头水压不应小于0.15 Mpa,通过外加速凝剂控制砼初凝和终凝时间在5~10 min,喷射厚度以设计为准,一般不小于50mm。

3.8压顶施工:

基坑周边顶部压顶施工采用人工浇注砼或喷射砼施工,厚度80~100mm,配筋采用φ6.0@250双向编排,水泥为32.5级普硅水泥。压顶范围内的场地在开挖时,应尽量清理平整。内配钢筋网片必须有2~3cm的保护层,即网片应比地坪高出2~3cm,钢筋的搭接长度不小于10cm。钢筋网编制完成,开始混凝土施工。压顶施工应在第一层土钉墙施工完成后进行,也可与土钉墙施工同步进行。

3.8特殊情况应急处理:

3.8.1、边坡局部涌水的处理:迅速用止水材料缩小范围,埋管引流,注浆封堵。

3.8.2、位移、沉降过大的处理:在位移沉降过大区域根据产生的原因或加大加密土钉,或加大注浆量。

3.8.3、坑底局部管涌、突涌的处理:如因特殊情况出现突涌,应立即用粘土或水泥封浆,在最短的时间内制止突涌的发展。

3.8.4、遇有天雨,必须作好基坑内的明排水,避免明水对边壁的浸泡。且每次开挖严禁不顾实际情况超挖。同时应做好基坑外的明排水,防止基坑外的水流进基坑内。地面的排水沟布置应尽量避免靠近基坑边。

3.8.5、基坑开挖到底后,开挖的排水沟应尽量避免紧贴基坑边壁。

3.8.6、如开挖过程中,基坑内突涌、流沙现象的产生,必须进行基坑二级井点降水。并加强监测,注意土体的变化。

3.8.7、如因开超挖多挖出现局部坍塌,应迅速回填,待稳定后再慢慢开挖并采用相应的处理措施,如位移较大,应在距离基坑边相对较远的地方(大于等于基坑深度)打入竖向的锚杆土钉,拉锚焊接、注浆锚固。

3.8.8、坑壁渗水、流水的处理:坑壁渗水、流水是由于水压力太大,可用导管引流集中流出,或事先设置导流管,遇大雨时将其打开,当导流管的水无压力时再将导管封堵。

土壁支护的措施,坑壁支护方法有哪些(1)

(二)、水泥土墙施工工艺:

1、水泥土墙的工艺原理及特点:

水泥土墙是利用水泥材料为固化剂,采用特殊的拌合机械(如深层搅拌和高压旋喷机)在地基深处就地将原状土和固化剂强制拌合,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反应,形成具有一定强度、整体性和水稳定性的加固土圆柱体,将其相互搭接,连续成桩形成具有一定强度和整体结构的水泥土墙,用以保证基坑边坡的稳定。

机理:由于材料强度较低,主要靠墙体自重平衡墙后土压力,属于重力式挡土支护。

2、水泥土墙的优缺点:

2.1优点:

施工时振动小,对周围土无侧向挤压,对周边影响小;

水泥土墙采用自力式,无须支撑,开挖方便;

水泥土加固体渗透系数小,有良好的隔水性能;

充分利用原状土,节约材料;

水泥土墙工程造价低,当基坑挖深不大时,其经济效益更为显著。

2.2缺点:

水泥土墙体的材料强度比较低,不适于支撑作用,位移量较大;

墙体材料强度受施工因素影响,墙体质量离散性较大。

土壁支护的措施,坑壁支护方法有哪些(2)

3、水泥土墙构造

根据土质情况,基坑开挖深度及已往的经验,墙高L=(1.8~2.2)H,墙宽B=(0.7~0.95)H,H为基坑开挖深度。

为了充分利用水泥土桩组成宽厚的重力式挡墙,常将水泥土墙布置成格栅式。为保证墙体的整体性,特规定了各种土类的置换率,即水泥土面积与水泥土墙挡土结构面积的比值。淤泥呈软流塑状,土的指标比较差,不宜小于0.8;淤泥质土次之,置换率不宜小于0.7;其他土质如黏土、砂土置换率不宜小于0.6。计算面积时以桩中心计算面积。同时,为了保证格栅的空腔不至于过于稀疏,规定格栅的格子长宽比不宜大于2。水泥土墙的平面类型见图一。

为增强墙体的整体性,在墙顶浇筑厚度不小于150mm的混凝土压顶。一般在压顶内配ф8@150mm的双向钢筋网。同时,在每根桩的桩顶预留一根直径为10mm的插筋插入压顶。墙体的厚度及嵌入深度应根据工程地质条件由计算确定。当基坑开挖深度小于5m时,一般可按经验选取墙厚等于(0.6~0.8)H,在开挖面以下嵌入深度为(0.8~1.2)H,H为基坑开挖深度。当墙体变形不能满足要求时,宜采用基坑土体加固或水泥土墙顶插筋加混凝土面板等措施。

图一:水泥土墙的平面类型:

土壁支护的措施,坑壁支护方法有哪些(3)

根据使用要求和受力特性,搅拌桩的水泥土墙挡土结构的断面型式如图二。

土壁支护的措施,坑壁支护方法有哪些(4)

首页 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