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拱度计算公式,预拱度计算参考哪个规范

首页 > 机械设备 > 作者:YD1662023-11-22 07:40:00

桥梁预拱度设计

桥梁挠度的产生的原因有永久作用挠度和可变荷载挠度。永久作用(包括结构自重、桥面铺装和附属设备的重力、预应力、混凝土徐变和收缩作用)是恒久存在的,其产生挠度与持续时间相关,可分为短期挠度和长期挠度。永久作用挠度可以通过施工时预设的反向挠度(又称预拱度)来加以抵消,使竣工后的桥梁达到理想的线性。

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预拱度通常按如下规定设置:当预加应力产生的长期反拱值大于按荷载短期效应组合计算的长期挠度时,可不设预拱度;当预加应力的长期反拱值小于按荷载短期效应组合计算的长期挠度时应设预拱度,其值应按该项荷载的挠度与预应力长期反拱值之差采用。对于位于竖曲线上的桥梁,应视竖曲线的凸起(或凹下)情况,适当增(或减)预拱度值,使竣工后的线性与竖曲线接近一致。可变荷载挠度虽然是临时出现的,但是随着可变荷载的移动,挠度大小逐渐变化,在最不利的荷载位置下,挠度达到最大值,一旦汽车驶离桥面,挠度就告消失。因此在桥梁设计中需要验算可变荷载挠度来体现结构的刚度特性。

1预拱度计算

1.1 构件的预拱度

预应力受弯构件的挠度由两部分叠加而成:一部分是由外荷载(永久荷载和施工荷载)产生的挠度f1,另一部分是预应力产生的反拱f2,两者的差值就是本文定义的受弯构件的挠度f,即f=f1-f2。为了保证在外荷载和预应力作用下,梁体既不上弯也不下凹,就必须在梁体预制过程中设一个预拱度,其值与挠度 f 大小相等,但方向相反。

1.2 预拱度计算

(1)计算模型。以 35 m 中跨 T 梁梁体在预制、吊运、存放阶段的拱度变化作为研究对象,梁体承受预应力和自重作用。假定梁体为等截面,梁的已知条件如下:梁体全截面共配钢铰线 30 束,分 3 个孔道,上中下 3 个孔道钢铰线的束数分加为9、9、12,钢铰线直径Φj=15.24 mm,公称截面积140 mm,弹性模量Ep=1.95×10Pa,标准强度fpk=1 860 MPa,控制应力δcon=0.75fpk=1 395 MPa,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50,弹性模量 Ec=3.45×10Pa,张拉时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fcu=40 MPa,梁体自重q=20.7 kN/m,计算跨度l=34.22 m。

(2)截面几何特征。经计算,跨中截面几何特性如下:钢铰线重心至截面下边缘的距离 y1=0.21m;换算截面重心至截面下边缘的距离 y0=1.256 m;换算截面惯性矩 I =0.494 27 m4 ;净截面重心至截面下边缘的距离 yn=1.296 m;净截面惯性矩 In=0.463 33 m 。

(3)由自重产生的挠度 f1。跨中截面挠度 f1 可按一般材料力学的公式计算,即:f1=5/48×Ml2/B0 (1)式(1)中:M—梁重作用下的跨中弯矩;B0—全截面的抗弯刚度,B0=0.95EcI0,0.95 为刚度折减系数。将有关数值代入,求得 f1=3.07 cm。

(4)由预应力产生的反拱 f2。梁体施加预应力后,预应力在梁体中产生偏心预压力,梁体产生反拱 f2。在本例中,梁体内钢束的布置为两段直线夹一段半径为 5 000 m 的圆曲线。

2 预拱度的设置及效果

2.1 预制梁台座顶面处置

设置预拱度的方法,是将预制梁台座顶面作成下凹曲面。如果曲线设置得当,则梁体在自重和预应力作用下经过一段时间的变形,梁体将既不上拱也不下凹。考虑到每个台座的循环次数较多,施加预应力后台座两端受力下压,有部分变形不易恢复,故采取在施工中将台座中央下凹 5.40 cm,下挠曲线形式为二次抛物线,抛物线方程为 y=0.017 5x2-5.40(式中 x 单位为 m,y 单位为 cm)。

2.2 预拱度观测

由于设计的梁型较多,而实际施工中各种梁型都是按一种预拱度进行控制的,为了使观测结果更具有代表性,我们选取了跨径和截面型式相同的 2 片铁路桥梁、4 片公路桥梁共 6 片梁进行观测。观测时间分别为存梁的第 1、第 10、第 30、第 60、第 90、第 120、第 180 天共 7 个时间点进行观测。

2.3 数据分析

2.3.1 观测数据的特点

可以看出,梁体挠度值的变化有以下特点:

(1)经过 80 d 的存梁期后,梁体的挠曲变形仍未停止,部分变形将在使用阶段完成。

(2)梁体上挠值随时间增加而减小,但上挠值的变化与时间并不成线性关系。在施加预应力初期,上挠值的变化较快,随梁体混凝土龄期的延长,上挠值的变化越来越慢。

(3)铁路桥梁的上挠值的变化要比同条件下公路桥梁的上挠值要大。一般情况下,在梁体施加完预应力后,铁路桥梁的上挠值要减少 2.5 cm 左右,而公路桥梁的上挠值要减少 1.5 cm 左右,在经过相同的存梁期后,铁路桥梁的剩余上挠值要小于跨公路桥梁。

(4)同为铁路桥梁或同为公路桥梁,施加完预应力后梁体的预拱度值经过相同存梁时间后剩余的预拱度值亦不相同。

2.3.2 原因分析

(1)梁体预拱度变化除与梁体自重、施加预应力大小有关外,还与混凝土的收缩徐变有关,而后者又与张拉时梁体的混凝土强度、养护和加载龄期以及使用过程中外部环境条件等有关。施加预应力大小是跨铁路梁与跨公路梁预拱度变化相差较大的主要原因,因为这两种梁自重相差很小,但钢绞线的配置却相差较大,跨铁路梁要比跨公路梁多配置 3~5 根钢绞线,控制张拉力相差 585.9~976.5 kN。

(2)不同的台座或同一台座预制不同的梁时,其下挠曲线与设计的并不完全相同,这是造成同一种梁型,施加相同的预应力后,经过相同的时间剩余的预拱度各不相同的主要原因。在今后的施工中,应针对不同的梁型设置不同的预拱度值,使预拱度的设置进一步趋于合理。

成桥预拱度计算方法

目前,由于对混凝土徐变的计算,不论是老化理论,修正老化理论还是规范规定的计算方法,都难以正确地估算混凝土徐变的影响,在施工中对这一影响不直接识别、修正,通常是用以往建成的同类跨径的下挠量来类比的,并且通过立模标高的预留来实现的。因此,成桥预拱度合理设置尤为重要。

根据近几年来工程实践检验,后期混凝土收缩、徐变对中孔跨中挠度影响约为L/500~L/1000(L:中孔跨径),边孔最大挠度一般发生在3/4L处,约为中孔最大挠度1/4。另外,连续刚构桥边中跨比例0.52~0.6,桥墩采用柔性墩。在后期运营中向跨中方向产生位移,刚构墩、梁固结,由变形协调可知,转角位移使边孔上挠。中孔跨中下挠。因此,边跨成桥预拱度一般设置较小,在3/4L处设置fc/4预拱度(fc:中孔跨中成桥预拱度)。

根据陕西省连续刚构桥成桥预拱度计算方法:“中跨预拱度在设计预拱度的基础上,按L/1000 1/2d2(L为中跨跨径,d2为活载挠度)提高预拱度(最大挠度在跨中),边跨预拱度按中跨最大挠度1/4计算,边跨最大挠度在3/4L处。其余各点按余弦曲线分配。在中孔跨中fc确定后,中孔其余各点按y=fc/2(1-cos(2πx/L))进行分配。边孔3/4L处成桥预拱度取中孔跨中成桥预拱度fc的1/4,边孔其余各点按余弦曲线分配。原因:(1)余弦曲线在墩顶两曲线连接处切线斜率为零,满足平顺要求;(2)余弦曲线在L/4处预拱度为跨中预拱度1/2,与有限元计算吻合。

1.活载挠度计算

1) 荷载等级:公路—Ⅰ;

2) 车道系数:三车道,车道折减系数0.78;

3) 中跨活载最大挠度:d2=0.029m;

2.中跨最大预拱度的确定

预拱度计算公式,预拱度计算参考哪个规范(1)

3.余弦曲线

预拱度计算公式,预拱度计算参考哪个规范(2)

预拱度计算公式,预拱度计算参考哪个规范(3)

不论采用什么施工方法,桥梁结构在施工过程中总要产生变形,并且结构的变形将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极易使桥梁结构在施工过程中的实际位置(立面标高、平面位置)状态偏离预期状态,使桥梁难以顺利合拢,或成桥线形与设计要求不符,所以必须对桥梁进行施工控制,使其在施工中的实际位置状态与预期状态之间的误差在容许范围和成桥状态符合设计要求。设置的施工预拱度需要由下面的公式进行说明:

预拱度计算公式,预拱度计算参考哪个规范(4)

首页 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